第八十八章 請君入甕(1 / 2)

第八十八章 請君入甕

嚴氏父子心裏也明白,嚴嵩貴為內閣首輔,皇上是斷然不會令他出使外藩的,那麼,唯一可能的,便是要讓嚴世蕃充任使臣。嚴世蕃已經嚇得麵無人色,嚴嵩也不禁老眼含淚--他就這麼一個兒子,百年之後還要他送終,卻被皇上派往異域,此去煙波萬裏,死生難測,興許便會從此陰陽兩隔。白發人送黑發人,原本便是人間至傷至痛之事;兒子若是有什麼不測,連屍骨大概都難以尋覓,豈不更令人痛比錐心?

果然,朱厚熜把目光投向了嚴世蕃:“年初呂芳對朕說,東樓有意率軍出征,揚中華之國威於異域。其心可嘉!不過,揚威異域也不全靠武力,蘇秦張儀合縱連橫,僅憑其一張利嘴,何異於百萬雄兵!是故,這一次就由你出使南洋,與西班牙人談判。具體與西班牙人談判要注意些什麼,朕回頭再和你細說。”

嚴世蕃萬分驚恐,卻又不敢違抗聖諭,嘴角哆嗦著應道:“微……微臣遵旨……”

朱厚熜當然明白他在擔心什麼,嘴角露出了一絲耐人尋味的笑容:“招撫外夷是禮部的差事,該當給你個合適的身份才是。就改任禮部左侍郎吧。對了,聽說外麵的人都叫你‘小閣老’,可有此事?”

嚴世蕃嚇得渾身一哆嗦,立刻便有冷汗從頭上潺潺而出,可是,這已經是官場人盡皆知之事,皇上想必早有耳聞,他可不敢貿然否認,趕緊又跪了下來,一邊拚命叩頭,一邊說道:“皇上明鑒,皇上明鑒,微臣從……從未有覬覦內閣輔臣之位的心思……”

看到嚴世蕃如此惶恐,朱厚熜又笑了:“慌什麼!朕平日那樣看重你,一直把你放在身邊栽培,還讓你在應天府曆練,難道你就做不得內閣輔臣?”

嚴世蕃心裏怦然大動,卻怎麼也不敢承認自己真的就能做得內閣輔臣,囁嚅著說:“微臣……微臣不、不敢……”

朱厚熜笑罵道:“沒出息!朕昔日曾對營團軍的將士們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便不是好士兵,朕今日還要告訴你嚴世蕃,不想做內閣輔臣、甚至內閣首輔的官員,便不是我大明的好官員!你爹已過耳順之年,替朕管著大明朝這麼大一攤子事情,也著實辛苦。你若能補入內閣,既替朕料理國事,又能替他分點擔子,豈不忠孝都能兩全?”

這個時候,嚴嵩跪了下來:“擢黜之恩皆出於君上,原非臣下可以隨意置喙。然則依臣之愚見,嚴世蕃資淺望輕,驟然擢升內閣輔臣,一恐有礙朝野視聽;更恐有負皇上社稷之托。老臣懇請皇上收回成命,容他曆練數年,而後再量才使用。”

“嚴閣老這話說的可是言不由衷啊!”朱厚熜把目光轉向了嚴嵩,笑道:“不要以為朕什麼都不知道,你這個兒子雖說不象你一樣科名顯赫,卻難得精明能幹,是你料理政務的一大幫手。若非如此,怎會有那麼多外麵的臣子稱東樓為‘小閣老’?”

嚴嵩那張溝壑縱橫、且布滿老人斑的臉上不禁一紅--自從嘉靖二十三年借著薛陳謀逆叛亂再度出山、入閣拜相,並於嘉靖二十四年取代翟鑾成為內閣首輔之後,他一直舍不得放權給其他閣臣,終日守在內閣值房,始終霸著那支代皇上起草票擬的“樞筆”不放。可是,近些年來,尤其是去年過了七十知天命之年後,他就覺得自己的精力時有不濟,有時候遇到六部有司前來內閣請示一些不大要緊的政務,他就說:“此事問犬子東樓即可。”皇上想必對此早有耳聞,所以才會那樣揶揄他。

似乎沒有注意到嚴嵩的尷尬,朱厚熜又接著說道:“說真的,東樓本就有經國濟世之才,這些年在朕的身邊曆練,又長進了不少。這次朕把他放在應天府曆練,諸般政務都處置的井井有條,最難得的是,改稻為桑、清查田畝,還有募捐,這幾件棘手的事情都處理的十分妥帖,沒有生出半點亂子,更讓朕看到了他治政之能。朕想,也該是到了讓他多擔一些擔子的時候了。”

眼見著多年的夙願立時便能實現,嚴氏父子心中都是萬分激動,任何自謙的話再也說不出口了。卻不曾想,皇上話鋒一轉,說道:“不過,你嚴閣老身為首揆,東樓再入閣辦差,國朝尚無先例,難免招人詬病。加之他這些年一帆風順,更難免會有人說三道四,還需立一奇功,方能服眾。是故朕才讓他擔任使臣,宣慰西班牙人。以東樓之機敏通達、精明強幹,一定能不辱使命。到那個時候,讓他到內閣替你分憂,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