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愚忠家臣(2 / 2)

說到這裏,他的喉頭便哽住了,再也說不出話來。鬆平氏的家臣們也都喜極而泣,滿頭白發的大久保新八郎忠俊更是象一個孩子一樣,咧著大嘴哭了起來:“普賢菩薩啊,您終於顯靈了……清康公啊,您在天之靈一直在護佑著岡崎人啊……”

原來,那位六歲便離開岡崎城的鬆平竹千代在三河鬆平黨的心目之中,不僅僅是岡崎少主,更成為了大家的精神支柱。

鬆平竹千代生於寅年寅日寅時,出生當晚,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三河名刹鳳來寺中的一尊佛像不見了。寺中諸人都說佛像不是被盜,而是憑空消失了。失去的那尊佛像,正是被人們視為虎神、手持降伏諸惡的神虎杵的普賢菩薩真達羅大將,在諸佛菩薩之中智慧第一,擁有萬千法體。因此,就有傳言說普賢菩薩是感念岡崎城主夫人於大的虔誠,轉世到了岡崎城。

這種說法當然荒誕不經,佛像消失不外乎有三種可能,一是早就被人偷了去;二是有人試圖散布這種謠言,派人潛入寺院偷走了佛像;第三也可能是鳳來寺的和尚為了求得供奉,編出這樣的謊言向鬆平家獻媚。但是,世人卻對此深信不疑,一時傳得沸沸揚揚。

其後的幾年裏,年紀輕輕的岡崎城城主鬆平廣忠由於接連遭受被迫拋棄妻子、被迫送出六歲的愛子做人質等等悲慘的打擊,一蹶不振,終日借酒澆愁。鬆平家那些忠心耿耿的家臣們對當代家主感到極度失望,不得不把振興鬆平氏聲威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遠在異國他鄉做人質的幼主鬆平竹千代的身上,有意將菩薩轉世的傳言渲染得更加確有其事一般,還將鬆平竹千代的一言一行都刻意修飾美化,以此增強鬆平黨的凝聚力。

而且,和他們的武力一樣,鬆平黨的愚忠也是天下聞名。為了家族利益,他們會不擇手段--在城主鬆平廣忠迎娶仇敵、刈穀城城主水野忠政的女兒於大為正室之前,曾經納過一位側室,是與鬆平廣忠同族的家臣鬆平左近乘正之女阿久,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勘六。在鬆平竹千代出生的同一天,阿久又生了一個兒子。由於兩個孩子是同日出生,為了避免世人爭論哪一個才是普賢菩薩真正的化身;也為了那個側室所生的孩子不至於奪去竹千代的好運;更為了兩虎日後不會因為爭奪家業而自相殘殺,鬆平黨竟然有人揚言要殺掉剛剛出生的那個孩子。生性怯懦的鬆平廣忠幾經抗爭,家臣們總算是答應放那個孩子一條生路,卻脅迫鬆平廣忠將尚在繈褓之中的幼子送到鳳來寺出家,讓他終日禮佛誦經,替自己的哥哥祈福……

鬆平廣忠亡故之後,城池被今川氏奪走,那位自幼便離開岡崎的少主鬆平竹千代更成為鬆平黨向今川氏討回城池、重振岡崎鬆平氏家業的唯一希望。因此,他們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相信少主已經被尾張織田氏斬殺,仍一如既往地向諸天神佛祈禱少主平安無事,殷切盼望著少主會在某一天突然回到岡崎,帶領鬆平黨重現昔日家主鬆平清康時代的赫赫聲威--“竹千代”這個名字,原本就是昔日家主鬆平清康的乳名,他們堅信,繼承了祖父名字的鬆平竹千代,一定能象他祖父一樣,成為一位武勇過人的大將!

不過,鬆平黨也為了他們的固執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按照日本戰國大名之家的傳統,家主亡故,沒有嫡子的話,可以立庶子;即便沒有庶子,也可以在同族之中選擇一位過繼過來承祧;甚至,還可以選擇外姓之人作為繼子,繼承家業。鬆平廣忠有過兩位正室夫人,刈穀夫人於大生了竹千代,另一位正室戶田夫人沒有生育,但他的側室卻生了兩個兒子,亡故之後,原本不會無人繼嗣。可是,鬆平黨堅持認定少主竹千代並沒有死,還堅持認定隻有普賢菩薩轉世的少主竹千代才是最適合繼承鬆平氏家業的人,是故堅決不肯擁立其他兩位庶子為家主。以致於被今川義元抓住把柄,輕描淡寫地說上一句:“既然竹千代尚在人世,鬆平氏的確不該另立家主。那麼,在竹千代回到岡崎之前,就讓我們幫著你們守城吧!”就奪去了鬆平氏幾百年來一直擁有的岡崎城!

如今,聽到少主尚在人世的消息,又怎能不讓他們喜極而泣,盡情宣泄著內心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