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織田信長震驚的是,那位男子含笑看著他,說道:“歡迎信長大人大駕光臨。”
織田信長拚命壓抑著內心的震驚,問道:“你認識我?”
“半月之前,信長大人帶人從堺港回到尾張,我便一直在等著大人了,隻是沒有想到大人這麼快就會頂風冒雪前來敝處而已。”那位男子淡淡地說道:“我就是竹之內波太郎,請大人隨我進來吧。”
織田信長想起於大曾經對他說過的,從難波到堺港的水路完全在竹之內家族的暗中掌控之下,柴田勝家等人又假裝運糧的船夫走水路回的尾張,也就不奇怪竹之內波太郎為何對自己的行蹤了如指掌,脫下沾滿汙泥和雪水的草鞋,隨著竹之內波太郎來到了書房之中。
看到屋裏的書架上陳列著許多書,還有不少看起來是珍貴的古籍,織田信長隨口讚道:“波太郎先生是個飽學之士啊!”
“不,大人。”竹之內波太郎鄭重其事地說:“敝人家族有世世代代以生命守護珍籍寶物的使命,留下這些罕見的古書和珍貴寶物,以備南朝正統複興之用。”
南朝正統複興?織田信長不禁為之一怔。
原來,鐮倉幕府末期,執政的北條氏昏庸無能,弄得天下大亂。當時的後醍醐天皇趁機聯合各地豪強起兵倒幕,最終推翻了延續統治一百五十多年的鐮倉幕府。接著,倒幕大軍為了自身利益而陷入紛爭。其中最大的一股勢力關東軍的首領足利尊氏向後醍醐天皇取求征夷大將軍之職而不得,就打著重建武家政權的旗號,糾結天下武士,擁戴後醍醐天皇的父親太上皇光嚴院複位,打敗後醍醐天皇,建立起了室町幕府統治。後醍醐天皇不甘失敗,從被囚禁之地潛逃出京都,在大和吉野山重開朝廷。由於吉野在京都以南,後醍醐天皇的朝廷便自稱“南朝”,與此相對,京都由足利尊氏控製的朝廷被稱為“北朝”,從此便開始了長達57年的南北朝時代。
盡管南北兩朝究竟誰才是正統,至今國中尚無定論,隻是被擁立北朝的室町幕府壓製著不敢公開議論而已。但是,在出身武士之家的織田信長看來,從南朝的天皇把為天照大神所傳八尺鏡、瓊曲玉、天業雲劍等三神器交給北朝的天皇算起,南朝已經滅亡了一百五十多年了,眼前這個人竟然還一心想要複興南朝,雖說忠義可嘉,卻未免有些食古不化了……
竹之內波太郎說話的時候,目光一直透過竹簾,凝望遠方,並沒有看著織田信長,卻似乎看見了織田信長臉上的迷惘,隨即又笑著說:“這個話題大人可能不感興趣,那麼,就說說大人眼下最關心的事情好了。不過,我想先請問大人,除了討伐今川氏、複興尾張之外,大人還準備做什麼?”
做什麼?
織田信長越發迷惘了。
“那麼,我再問的直接一點,大人認為自己可以和今川氏抗衡嗎?”
織田信長坦率地說:“我也不知道。”
“那我不妨替大人算一算。”竹之內波太郎說:“今川義元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又占據了原屬大人的尾張一國之大半。按照幕府的說法,駿河和遠江有二十七萬石,三河有二十四萬石,尾張大半有三十萬石,保守估計,他的領地已經超過了一百萬石。而據我所知,駿河到處都有新的田地,而遠江、三河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實際的耕地數字遠多於此。我認為,今川義元的領地應該不會在一百五十萬石以下。以一萬石可以招募到二百五十人的最保守算法來計算,他就擁有兵力三萬七千五百人。再加上領內和家臣們的奴隸、囚犯,組建一支五萬人的大軍應非難事。這還不算近江、伊勢、山城三國的部分大名也臣服於他,還有,他如今已是‘天下人’,可以用朝廷和幕府的名義宣布自己的敵人為逆賊,號令諸國共同出兵討伐。而大人除了從明國帶回來的三千人之外,唯一能依靠的隻有尾張那些還記得織田氏恩惠的領民,確實不敢言‘必勝’二字。”
“先生說的不錯。不過,”織田信長斬釘截鐵地說:“但若不能為父報仇,信長愧為人子!”
“隻是為了替父親報仇嗎?”竹之內波太郎那雙炯炯有神的目光緊緊地盯著織田信長,說道:“大人從小便有掌控天下的誌向,又遠至明國,親眼目睹到那裏的富庶安樂,難道就沒有想到要平定當今這個亂世?”
“先生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