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格外禮遇(2 / 2)

嚴紹庭大概是不願意與曾經令自己受辱挨打的人坐在一起,見禮之後,就告退離席,嚴世蕃命人奉上香茗,獨自陪著戚繼光和徐渭兩人對坐敘話。

嚴世蕃對前日那件令雙方尷尬的寒芳齋一事絕口不提,隻挑些較為輕鬆的話題來談,比如說北京城裏宮殿的修葺翻新工程已經進入尾聲,估計再有個三兩個月就可竣工,皇上就可俯允天下官員百姓之請,起駕回京等等。

受到嚴世蕃父子格外的禮遇,戚繼光和徐渭兩人心中越發警惕,表麵上卻裝出一副輕鬆愉快的樣子,順著嚴世蕃的話題,大讚此次修繕宮中殿宇,全仰賴嚴世蕃周全謀劃,江南官紳士人樂輸錢糧,不動用一分一毫國帑便能完成這麼大的工程。日後朝廷敘功加恩,頭一份功績就應歸於嚴世蕃雲雲。

賓主寒暄大概一盞茶功夫,嚴紹庭走進客廳,對嚴世蕃說道:“父親大人,酒席已準備停當,請戚將軍和徐世伯這就移步西廳入席,如何?”

那樣不鹹不淡的寒暄令戚繼光和徐渭甚感乏味,當然沒有異議,於是一同起身,隨著嚴世蕃來到西廳。

西廳四周的牆邊照例陳設著古玩、瓶花和字畫,跟客廳一樣,也是異常精致雅潔。裏麵已經擺開了四張長方形的食案,擺明了是嚴世蕃父子二人都要作陪。或許是因為戚繼光和徐渭二人第一次應邀光臨,嚴世蕃在禮儀上安排的格外隆重,一應碗盞都先不擺放在桌上,座位上也沒有擺放座椅。等到嚴世蕃父子二人把戚繼光和徐渭讓到西廳之後,一名衣衫整潔、容貌俏麗的丫環才奉上來一隻托盤,上麵放著一隻雕花金碗和一壺酒。嚴世蕃先將酒在金碗裏斟滿,雙手捧著,向戚繼光躬下身子深深行了一禮,然後走到院子裏,朝著南方彎下腰去,把金碗中的酒恭恭敬敬地灑在地上。回到西廳之後,他又親自從托盤裏換上另一隻碗,向戚繼光再次鞠躬,然後兩人一起走到上首的那一張食案前。嚴世蕃從丫環端來的托盤裏,把那隻碗連同一隻襯碟、一雙筷子雙手捧起,小心翼翼地擺在桌上。這個時候,另外一位丫環已經端來了一張座椅,在旁邊等著。嚴世蕃用手輕輕扶著那張座椅,把它引到食案後擺好,又象征性地用袍袖撣了一撣上麵並不存在的灰塵,這才走回到西廳當中,再次向戚繼光躬身行禮,請他入座。接著,他又把同樣的儀式完全照做了一遍,將徐渭也讓到另一張食案。

這套繁瑣的禮儀叫做“送酒定席”,是當今官紳士人之家待客的最高禮數。旁人這麼做來,原本無可厚非,隻是身為堂堂內閣首輔之子、禮部侍郎兼應天巡撫的嚴世蕃這麼做,就顯得十分異常,尤其是他還素有眼高於頂、更喜歡借酒狎客的惡名,更讓戚繼光和徐渭兩人心生警覺。不過,既然主人如此鄭重其事,他們也就不好過於隨便,戚繼光強壓著內心的疑惑,從座位上起身,從嚴府仆人的托盤裏拿起酒杯,放在背向廳門的那兩張並排擺設的食案上,以同樣的方式替嚴世蕃擺好了碗筷和椅子,躬身行禮,請主人嚴世蕃入座。不過,當徐渭要為嚴紹庭“送酒定席”之時,嚴紹庭以後輩的身份百般辭謝,嚴世蕃也從旁勸阻,最後還是嚴紹庭自己落了座。

賓主四人拱手謙讓著入席坐定之後,立刻有仆人流水價把菜肴端上來,山珍海味,水陸雜陳,樣樣都精美異常,再度令戚繼光和徐渭兩人大開眼界。酒過三巡,嚴世蕃突然沉下臉來,指著嚴紹庭對戚繼光和徐渭兩人說道:“這個不成器的東西,但凡灌了兩口黃湯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聞說前日竟然闖到秦淮舊院去鬧事,還出言無狀,冒犯了前去遊玩的戚將軍、徐年兄與曹、錢兩位將軍。世蕃已經狠狠地訓斥了他,今日略備薄酌,正是向戚將軍和徐年兄賠罪,還請戚將軍和徐年兄大人大量,不要和他這個無知小人一般見識才是。”

戚繼光和徐渭不禁對視一眼,心中暗道:嚴世蕃終於戳穿了這層窗戶紙,下麵大概就是要攤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