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且喜且憂(1 / 2)

由於距離並不太遠,戚繼光等人乘坐的兩隻遊船在蕩漾著漣漪的碧波之中穿行了一會兒,就到了湖心小島。有人已經在碼頭上迎候他們,正是禦前辦公廳的秘書張居正。

這是一個被綠樹和山石裝點起來的幽靜小島,一條卵石鋪成的小路從岸邊的碼頭蜿蜒伸展過去,一直延伸到修建在小島中心的那座四方亭子。戚繼光等人先前曾到莫愁湖來遊玩過,也曾到過湖心島,知道那座亭子被建成小軒的式樣,遠遠望去,赭色的軒窗下種著數十株美人蕉,正開得如火如荼。一片片肥滿而闊大的綠葉襯托著一簇簇朱紅或深黃色的花朵,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分外豔麗奪目,果然是個遊玩賞景、聚會宴飲的好去處。

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也是熟人,前幾天還在一起吃過酒,見到四人來到,搶先拱手作揖。戚繼光和徐渭看到他滿麵春風的樣子,情知皇上心情頗佳,心裏的一塊巨石就落了地,一邊抱拳還禮,一邊笑道:“怎敢勞動太嶽兄大駕迎候!”

張居正笑道:“諸位是皇上點名邀約的貴客,豈有不迎之禮!兵部楊大人和鎮撫司汪大人適才已經到了,我等且快些去吧!”

所謂兵部楊大人,不用說正是兵部侍郎、總參謀長楊博。他曾接替高拱就任營團軍監軍,眼下又負責南洋方麵的戰事。皇上召見遠征軍諸位將領,召他來作陪也十分正常。不過,張居正所說的“鎮撫司汪大人”卻是何人?要知道,鎮撫司鎮撫、大太保楊尚賢眼下正在湖畔碼頭那邊警戒護衛,又有哪位“汪大人“能有幸被皇上召來作陪?

都是熟人,戚繼光也不避諱什麼,徑直問道:“敢問太嶽兄,是哪位汪大人?”

張居正笑道:“元敬兄真是貴人多忘事啊!在下可是曾聽肅卿兄說過,你不但識得此人,還曾與他一道在雲台麵聖呢!”

聽到張居正這麼說,戚繼光眼睛驟然一亮,驚喜地說道:“太嶽兄說的是那位汪直汪大人?”

原來,嘉靖二十四年年初,為了緩解當時的財政危機和籌措平定江南叛亂的軍費,朝廷發行了五百萬的國債。晉商集團的頭麵人物賀蘭石眼光犀利,秘攜厚禮賄賂嚴嵩,請其幫忙上達天聽,表示晉商集團願意為皇帝解憂,不但樂輸朝廷二十萬兩銀子,還包銷三百萬國債,以換取朝廷與韃靼開設互市之後,將辦理民市的專營權交給晉商集團。晉商集團謀求民市特許專營權的消息一出,長期與晉商在生意場上明爭暗鬥的另一大商人集團--徽商集團不能容忍晉商集團獨自坐大,跟著向朝廷提出願意樂輸五十萬銀兩並包銷五百萬國債,以此為條件要求朝廷開放海禁,準許民間商人參與海外貿易。發展海外貿易是朱厚熜回到明朝之後最想做的一件事,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但是,此舉違背了明太祖朱元璋“寸板片帆不得下海”的祖訓,為了堵住那些迂腐朝臣們的嘴,他向徽商集團提出條件,讓他們從江南為朝廷搞來三十萬石糧食。神通廣大的徽商集團不辱聖望,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其時,叛軍已經攻至徐州一線,南北交通大動脈京杭大運河被阻斷,徽商集團選擇了海路運輸,並聘請武裝海商集團--許氏集團提供保護。押運糧船的人,正是許氏集團的頭目汪直。朱厚熜當然不會放過將這位後來在明朝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海盜、倭寇頭子收攬、為國所用的大好機會,就在雲台召見了汪直,一番慷慨陳詞、恩威並施,汪直被他所折服,甘願為朝廷效力。朱厚熜喜不自勝,禦口親封汪直為鎮撫司千戶。汪直也不辱聖心厚望,先是運送俞大猷所統率的江南遊擊軍南下平叛,協助高拱說服長期盤踞在舟山群島、亦商亦寇的兩大武裝海商集團許氏集團和福建李光頭集團為朝廷效力;繼而又率領船隊南下呂宋等國貨殖,不但賺回來了數以百萬計的白銀,還尋找到了朱厚熜念念不忘的高產農作物番薯,將其帶回國內,在南方諸省引種成功,大大增加了大明王朝各地的糧食產量。近幾年裏,汪直又遵照朱厚熜的密令,專一往來於中日兩國之間,表麵上是負責中日貿易,每年為朝廷賺來上百萬兩的白銀;還在暗中協助常駐日本的鎮撫司五太保張明遠、十一太保郭江洪和十三太保董遠靖掌管鎮撫司日本情報網,大力搜集日本各方麵的情報,為中朝聯軍兵進九州、討伐倭奴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被朝廷敘功擢升為鎮撫司副鎮撫,日前剛剛從倭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