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英雄所見(2 / 2)

朱厚熜盯著侃侃而談的戚繼光,笑道:“你這兩年來一直遠在南洋,忙於平夷戰事,回國也不過區區十日,怎會對倭國九州情勢了如指掌?再者,你對中朝聯軍下一步作戰方略的建議,緣何竟與俞誌輔密呈朝廷的奏疏如出一轍?難道說,有人向你泄露了軍國機密不成?”

原來,從朝廷邸報和兵部的塘抄上得知俞大猷統率中朝聯軍一舉攻克倭奴島津氏的老巢鹿兒島城、占領了薩摩全境,以及李舜臣率領朝鮮水軍大破島津氏水軍主力的消息之後,戚繼光和徐渭等人進行了反複而熱烈的討論,一致認為俞大猷決然不會放過乘勝追擊、剿滅島津氏的大好機會而無所事事地留駐薩摩,卻不曾想,眾人商議的結果,竟和俞大猷密奏朝廷的下一步作戰方略分毫不差,不由得朱厚熜起了疑心,以為自己身邊的兩位秘書高拱和張居正泄露了軍國機密--雖說無論高拱、張居正,還是戚繼光,都是他十分賞識、刻意栽培並一手提拔的朝廷棟梁、國之幹城;但是,如果背著他這個皇上交往過密,甚至違犯朝廷律法規製,把軍國機密隨意泄露出去,就不能不讓他警覺了……

聽到皇上這麼說,高拱和張居正兩人不禁替戚繼光捏了一把冷汗;隨即卻又看到,皇上似乎有意無意地朝著自己那邊瞟了一眼,似乎在懷疑他們便是泄密之人,後背立刻冒出了一層冷汗。但皇上並未直接指名說他們二人便是泄密之人,若是開口分辯,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戚繼光也萬分緊張,趕緊起身離座跪下,說道:“回皇上,微臣絕無窺探朝廷軍國機密之情事。臣之高祖辱蒙成祖文皇帝恩典,受封登州衛指揮使,世代因襲,戍守沿海備倭衛所,迄今已曆九代。微臣自幼便受父輩誨教,立下平倭靖海之夙願,未敢有一日忘懷。但凡有了解倭國軍情的機會,從來不曾放過。今次率軍南下呂**夷,與徐海聚首,他曾被倭人掠去數年,對倭人知之甚詳,是故微臣得以知悉倭國情勢。至於中朝聯軍下一步作戰方略,臣等奉召回京獻俘,除了等待朝廷封賞大典之外,別無他務,便趁著閑暇之時聊起中朝聯軍伐倭之戰,臣方才所奏皆是臣等妄自揣測,管窺之見,不足以汙濁聖聽……”

徐渭也跟著起身,跪下說道:“戚軍門所言,句句是實。曹將軍、錢將軍都可作證,臣亦願以家小性命擔保。但有半點欺君之處,請誅臣之九族!”

曹聞道和錢文義兩人也一同跪下,說道:“臣等皆願以全家老小性命擔保,戚軍門絕無半點欺君之處!”

看到幾位愛將如此誠惶誠恐地跪下解釋,朱厚熜打消了心中的疑惑,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快快起來,快快起來!朕不過是和戚元敬開句玩笑,你們何必如此緊張!你們有心要平定百年倭亂、為大明江山社稷萬世治安再立新功,這是好事,朕不但不怪罪於你們,還要大大褒獎你們!再者說來,你戚元敬和俞誌輔都是國朝不世出的大將之才;又曾搭檔多年,彼此相交莫逆,就算是對中朝聯軍下一步作戰方略的看法如出一轍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這正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嘛!”

盡管對皇上所謂的“開句玩笑”不盡認同,但戚繼光等人也不敢再多說什麼,叩頭謝恩之後,又坐回到原位。

朱厚熜替戚繼光挾了一塊糟鵝掌,接著問道:“元敬啊,朕方才說了,俞誌輔密奏朝廷的用兵方略,跟你的看法並無不同。你且說說看,接下來中朝聯軍的九州之戰,結果會是怎樣?”

戚繼光略略定了定神,字斟句酌地說道:“回皇上,微臣與俞誌輔相知多年,皇上亦給了他臨機決斷之權,微臣料想他斷然不會坐待戰機白白喪失。眼下距離平戶島海戰已過去近三月,中朝聯軍興許已經攻克倭國九州肥後、大隅、日向三郡。設若倭國大名毛利氏水軍並未前出周防灣,協助島津氏防守肥前,或許俞誌輔已經率軍攻克肥前、盡剿島津氏也未盡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