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父犬子(2 / 2)

略微停頓了一下,武田信玄又繼續說道:“但是,為父反對三好長慶的原定計劃,並不是為了支持上杉謙信。而是因為在我看來,暗殺義輝殿下,非但對目前的戰局毫無益處,更會給日後帶來無窮禍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剛才說三好長慶狗急跳牆,倒也有幾分道理。”

武田勝賴又被父親的話搞糊塗了,追問道:“父親大人的意思是說,義輝殿下還不能殺?”

武田信玄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不能。為父剛才向上杉謙信等人說得很清楚,為使天下歸心,我們就萬萬不能做出那樣‘下克上’的舉動,此其一;其二,上杉謙信是何等心高氣傲、頑固執著之人,為何去年會主動向為父提出甲越兩軍休戰的請求?越前朝倉氏、近江淺井氏兩家領地加起來不到三十萬石,為何去年會主動起兵,討伐三好長慶?還有除了薩摩島津氏之外的那些九州大名、領主,他們或許連將軍府邸的大門朝哪邊開都不知道,為何卻要夥同明國大軍一道進犯近畿?這一切,都隻有一個原因:義輝殿下畢竟是足利尊氏的後裔、義晴公(注:指室町幕府第十三任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晴。)的嫡子,又做了近十年的征夷大將軍,天下人都認定他是武家第一人,豈是他三好長慶說廢黜就廢黜的?爾今已是天下大亂、群雄蜂起,但至少還對幕府心存一點敬畏,率軍上洛亦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若是誰人都可以擅自廢黜將軍,天下不就更加大亂了嗎?在這種情勢下,為父又身為聯軍總大將,若是應允三好長慶謀刺義輝殿下,天下人便會同聲譴責為父,並把矛頭指向我們甲斐武田氏。這可不僅僅是上杉謙信,還有越前朝倉氏、近江淺井氏這樣的頑固守舊之輩,就連新任幕府將軍的義昭殿下,大概都不會樂意嫡親哥哥被人暗殺。日後我們武田氏想要掌控天下、號令群雄,隻怕是難上加難,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希望……”

武田勝賴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覺得父親的考慮未免過於長遠,如今既然已經接受了新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的命令,率軍出陣,討伐前任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日後要掌控天下、號令群雄,也得先打敗了眼前的強敵明國大軍才行。而三好長慶起初向武田信玄解釋為何要謀刺足利義輝之時所說的那些道理,讓武田勝賴聽來覺得很有道理,就說道:“其實,兒子倒覺得三好長慶此舉對眼前的戰事大有裨益……”

武田信玄突然生氣了,厲聲打斷了兒子的話:“那你就和三好長慶那廝一樣鼠目寸光!”

平日一向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父親突然發火,立刻顯示出威震天下的武將威儀,武田勝賴嚇了一哆嗦,趕緊跪伏在地上,說道:“父親大人息怒……”

武田信玄氣哼哼地說道:“區區一個傀儡,當年高坐將軍府邸,政令也難出洛中之門;如今身在異國軍中,難道還能有份參與軍機、指揮作戰?他死與不死,對即將開始的大戰有什麼影響?更有甚者,明國大軍之所以要費盡心機將他和天皇陛下弄到手中,據說是因為他們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將我們日本列為‘三十不征國’之中,他們當今皇帝又想要開疆拓土、耀武逞威,就拿幫助足利義輝討伐逆賊、平定國中內亂做了個幌子。如果殺掉足利義輝,明國人不但擺脫了這個累贅,更有可能毫無顧忌地大肆侵掠我們日本,對我們日本有百害而無一利。這麼淺顯的道理,三好長慶那廝看不出來,你竟然也看不出來!他被仇恨和恐懼蒙蔽了心智,看不出來還情有可原;可你呢?你有什麼理由對與武田氏同族的將軍殿下揮戈相向?如此短視、如此愚蠢,真是辜負了為父多年對你的教誨和栽培!”

父親的分析絲絲入扣,讓武田勝賴再也無從辯駁,隻得將身子匍匐在地上,囁嚅著說道:“兒子蠢鈍,請父親責罰……”

發了一通怒火之後,武田信玄或許是覺得不該對隻有十六歲的兒子太過嚴厲,就又緩和了語氣說道:“勝賴,你記住,人生在世,大到稱雄一方、爭霸天下,小到安身立命、養家糊口,象上杉謙信那樣恪守信義、不思通便之道是不行的;但是,象三好長慶那樣毫無信義、不知廉恥為何物,也是絕對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