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深夜來客(2 / 2)

不一刻,幾人便來到了俞大猷的帥帳,不但俞大猷尚未就寢,中朝聯軍參謀長徐渭和鎮撫司日本情報網的五太保張明遠也赫然在座,顯然都在等候那名校尉的到來。先前十一爺親自出迎到大營門口,已經讓那名校尉誠惶誠恐,見到這樣的陣勢,心中更是不勝惶恐,忙向眾人行禮,說道:“卑職奉命將遊佐家的使臣帶回來了。”

原來,早在中朝聯軍在伊賀休整的時候,俞大猷和徐渭分析認為,大和原本是幕府管領細川信元的領地,隻因細川信元被原為自己家臣的三好長慶以下克上,不得不被迫隱退,才被三好長慶竊據。大和各地的大小領主、豪族,乃至領民們隻是礙於三好氏勢力強盛而不得不順從,勢必不會追隨三好長慶頑抗到底,興許天朝義師一到,各地倭人還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大大加快伐倭之役的進程,還能減少兵士們的傷亡;載著史冊,更能留下一段佳話。因此,他們便與主持鎮撫司日本情報網的五太保張明遠商議,請他們派人先期潛入大和,以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名義聯絡大和各地的領主、豪族,要他們協助天朝義師討伐逆賊三好長慶。鎮撫司日本情報網經營多年,近畿又是他們工作的重點,承擔這樣的使命自然義不容辭。那名校尉正是被張明遠派到久間城,聯絡久間城城主遊佐貞昌的暗探;而三好長慶恰恰是選擇了大和境內的第一大城久間城作為自己最後頑抗的據點……

由於是鎮撫司的暗探立下的功勞,俞大猷目視張明遠,請他發問。張明遠做了個“請”的手勢,表示自己不敢在俞大猷這位聯軍司令的麵前僭越。俞大猷也不客氣,對著那位倭人含笑問道:“請問先生可是遊佐家的使臣?”

那位倭人躬身施禮,說道:“鄙人是龜田五郎左衛門治貞,在遊佐家奉公。請問閣下是……”

“鄙人大明俞大猷。”

龜田五郎左衛門治貞忙匍匐在地上,行了一個大禮,說道:“俞將軍高姓大名,鄙人及我家主公早有耳聞,今日得見,龜田治貞三生有幸!”

原來,倭人天性欺軟怕硬,崇拜強者,中朝聯軍的兵力隻有三好長慶、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三家聯軍的一半,卻能戰而勝之,更致使上杉謙信切腹自殺、三好長慶亡命奔逃,而被倭人譽為“戰國第一武將的武田信玄則幹脆不敢應戰,逃之夭夭,這是戰國百年曆史之中從未有過的輝煌戰績,怎能不讓聽聞此事的倭人瞠目結舌而又驚歎不已?此外,倭人偏又最愛標榜自己重義守信,中朝聯軍義赦越軍俘虜,並將上杉謙信的遺體歸還給他們,所作所為完全符合武士道精神,更堪稱武家典範。因此,身為中朝聯軍司令的俞大猷,如今在倭國可謂是人盡皆知,在近畿諸國更是威名赫赫。大和小領主遊佐貞昌家的使臣龜田治貞沒有想到這樣一位英雄人物能親自出麵接見自己,不禁感到萬分榮幸,也被眼前這位已經被傳說得神乎仙乎一般的人物所流露出的不怒自威的氣概所折服,情不自禁地跪倒在了俞大猷的腳下。

俞大猷客氣地伸手攙扶起了龜田治貞,說道:“先生快快請起,且不必如此多禮。”

龜田治貞卻執意不肯起身安坐,仍是鄭重其事地單膝跪在地上,說道:“諸位將軍軍務繁忙,鄙人也就不再客套,直奔主題了。逆賊三好長慶以下克上,放逐義輝殿下,逼迫細川管領大人隱退,我家主公貞昌公對他的狂悖行徑早已是義憤填膺。這一次,他又率軍攻占了我們遊佐氏的領地,奪去了我家主公貞昌公的居城久間城。我家主公不能容忍他這樣的不義之舉,更不願意遊佐家的城池、領地和領民毀於兵火,所以打算響應義輝殿下的號令,協助天朝義師討伐逆賊三好長慶。”

俞大猷微笑點頭:“好!貞昌公順天應人,與我天朝義師共討逆賊,匡正朝綱,堪稱仁義之舉。不過,我想請問龜田先生,你們打算怎麼做?”

龜田治貞說道:“逆賊三好長慶用武力脅迫我們遊佐氏交出了久間城的本城。我家主公貞昌公隻能帶著我們這些家臣和武士移居二道城。當貴軍攻城之時,我家主公便派人打開城門,並率領家中武士在城中各處放火。如此一來,逆賊三好長慶勢必心神大亂,他的部下也一定會膽戰心驚,難以抵擋貴軍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