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臨難受命(1 / 2)

美濃國主齋藤龍興的家臣、不破郡磐手城的城主竹中半兵衛重治隻用了十六個人,奪取了素有“不落之城”的稻葉山城,令織田信長大為震驚。同時,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必須盡快奪取稻葉山城,否則的話,失去了主人的稻葉山城乃至整個美濃國就會落到別人的手中,比如說美濃國西麵的近江淺井氏--當年齋藤義龍驅逐父親齋藤道三、奪取了美濃國主的寶座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立刻與毗鄰的近江淺井氏締結了盟約,並為兒子龍興求娶了近江淺井氏家主淺井長政的女兒。雖然後來因為近江淺井氏、越前朝倉氏起兵討伐悍然放逐幕府將軍的紀伊三好氏,而齋藤義龍卻又與三好長慶締結了盟約的緣故,兩家的關係有所惡化,卻還沒有撕破臉。如今女婿被囚,淺井長政一定會打著救援女婿的旗號出兵美濃,趁機奪取美濃。而近江淺井氏和越前朝倉氏是世代的盟友,越前朝倉氏也會從西北麵出兵美濃。此外,除了近江淺井氏、越前朝倉氏,還有西南麵的伊勢北畠氏,大概也不會對美濃劇變無動於衷;甚至還有雖然慘遭大敗、卻還是有一定勢力的甲斐武田氏,也可能會從東麵的信濃出兵,搶奪這塊無主的肥肉……

為了趕在別人之前奪取美濃這塊四戰之地,必須盡快奪取稻葉山城。可是,正如前麵所述,稻葉山城依照山勢,由山腳至山頂盤山而建,地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而且,作為美濃國主的居城,城中不但兵甲軍糧充足,還常年駐守有數千兵士,其中還有多達五百人的火槍隊--正是齋藤道三當年不惜血本、從明國海商五峰船主那裏購買來的火槍,原本是想藉此稱雄列國、爭霸天下,卻沒有想到後來成為逆子齋藤義龍篡位弑父的利器。此外,美濃國主齋藤義龍的身邊還有數以百計的貼身侍衛。雖然織田信長聽說,在竹中半兵衛率領十五名武士詐開城門、奪取稻葉山城的那天晚上,齋藤龍興的親信侍衛大多逃到了距離稻葉山城不遠的稻葉郡黑野小城;但是城中的兵士都投降了竹中半兵衛,加上竹中半兵衛和他的嶽父安藤伊賀守守就兩人的家臣武士,城中守備力量比起以前來說並沒有削弱半分,甚至有所加強--那位隻用了十六個人就奪取了素有“不落之城”美譽的稻葉山城的竹中半兵衛,有另外一個廣為人知的綽號:“今之孔明”--其時《三國演義》已經被傳到日本,書中諸多刻畫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令日本公卿大臣、大名武士如癡如醉,有人就拿書中那位半神半人甚至近乎妖孽的諸葛孔明來形容這位足智多謀的竹中半兵衛。這樣的一位鬼才俊傑,無論是名氣人望,還是用兵韜略,都比那位沉湎於酒色的年輕國主齋藤龍興高出不少。他帶著數千兵士,固守兵甲、糧食充足,又素有“不落之城”美譽的稻葉山城,想要強攻,談何容易!就算是把此次出陣的萬餘織田軍全部投入攻擊,也未必能拿得下來;而且,如果在攻城之戰中傷亡慘重,一旦近江淺井氏、越前朝倉氏或者其他各路諸侯殺到美濃,織田軍又怎能抵擋得住?那個時候,不要說是守住剛剛搶奪到手的稻葉山城和美濃國,能否保住尾張舊領都很成問題……

強攻不行,隻能智取,若是能象兵家至寶《孫子兵法》上所說的那樣,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再好不過。為此,織田信長派人去墨俁,火速把墨俁城主豐臣秀吉召到了軍前。

豐臣秀吉奉命前去堺港購買火槍未果,回到了墨俁繼續做他的城主。這一次織田信長率軍進攻美濃國,並沒有命他出陣,表麵上的理由有兩個,一是他剛剛出了一趟遠門,比較辛苦,應該讓他休息一段時間;二來墨俁城的位置十分重要,既是嵌入美濃國的一根釘子,還要防備美濃西麵的近江淺井氏出兵幹預,不能不留一位得力之人防守。其實,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在織田信長看來,這位一直被自己戲稱為“猴子”的家夥並非出身於正統的武士之家,從小也沒有受到正規的武士教育,武藝稀鬆平常,既不能在兩軍陣前斬將奪旗;攻打敵人城池之時也派不上多大的用場……

但是,織田信長同樣認為,或許正是因為他並非出身於正統的武士之家,更非名門之後,還曾經在年少之時四處流浪的緣故,豐臣秀吉非常善於和人打交道。當年跟隨織田信長蟄居明國之時,他能和管理崇明島倭人戰俘營的明國官兵打成一片,就是明證。回到尾張之後,他這個本事更是大放異彩--一個農夫之子、整天嘻嘻哈哈、插科打諢,卻能和所有的人親密相處。織田信長破格提拔他為奉行,家中那麼多的知名武士,除了那位最為正統、最為刻板的家老柴田勝家還因為鄙視他出身卑微,對此略有不滿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