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人類對於火的認知也有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遠古社會沒有常態的火,產生火的途徑可能有兩個。一個是晴天霹靂,大晴天的雷電點燃了樹林裏幹枯的樹枝,另外一個就是自然界的“凸透鏡”點燃了一片幹枯的樹枝樹葉,無論是哪一種途徑產生的,我們姑且將之稱為自然火。我們都知道,即便是到了現代,普通的動物對於火都是充滿畏懼和好奇的。不難想象,對於這種未知的東西,遠古人類第一次見到火,肯定也是既驚懼又好奇,因為這一奇特的現象遠遠超出了遠古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或許是偶然間撿到了被自然火烤熟了的小動物,也或許是一窩烤熟了的鳥蛋,一個肚子饑餓的遠古人類把它撿起來,小心翼翼地嚐了一口:味道好極了!於是這個遠古人類把這一窩烤熟了的鳥蛋都帶了回去,其他的遠古人吃了之後都情緒激動、讚不絕口,大家夥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這些鳥蛋是哪兒來的?它怎麼會這麼好吃?我們要是以後經常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就好了!一番討論加上實地考察之後,遠古人類開始認識到那可怕的火居然能擁有這等功效,於是全族群在以後的采集漁獵中,都特別注意尋找正在燒的自然火(自然火對於這些遠古人類來說,或許就是天火了吧)。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被這些遠古人類又找到了一片正在燃燒的火,遠古人類興高采烈地將正在燃燒的大樹枝帶回了他們居住的山洞,從此過上了欣欣向榮的原始文明生活。這就是人類與普通動物的區別,幾百萬年前,動物就對火既害怕又好奇,幾百萬年後的今天,動物們對火依然還是既害怕又好奇。人類卻在害怕與好奇之後,學會了如何使用火,甚至到後來的“製造”火,享受著火帶來的文明生活。從西方神話的角度來說,第一個將燃燒的大樹枝帶到山洞的遠古人,是不是就是普羅米修斯的原型呢?
對於遠古人類來說,火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東西,隨著遠古人類對於火的使用及火種保存經驗的積累,火逐漸得到了廣泛使用,火的成熟使用也徹底改變了遠古人類的生活,加速了遠古時期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首先,火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遠古人類抵禦住了野獸的襲擊,使得遠古人類的意外死亡率大大降低;其次,火的溫暖使得遠古人類能夠安然渡過漫長的寒冬,免於被凍死的厄運;最後,火的大規模使用,使得遠古人類吃上了熟食,徹底告別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遠古人類的體質得到改善,壽命得以延長,智力得到發育。綜合以上三點因素,遠古人類進入了第一次人口大發展時期,人口開始大幅度增加,群落逐步壯大,遠古人類從最初的被動適應大自然,開始了主動改造大自然的偉大工程。雖然還僅僅是處在對大自然最原始的改造階段,但是遠古人類終於能夠邁出這一步,這在人類發展史上無疑是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的。
群落的壯大,人口的增加,就直接意味著食物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而因為工具的簡陋原始,遠古人類通過漁獵能夠獲取的食物總是有限的,於是遠古人類的食物來源就越來越依賴於原始的采集業。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原本就在群落中擁有很高地位的遠古女子,因為在食物生產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今地位進一步提高。同時因為新生的下一代隻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氏族成員的世係隻能根據母係的血統來決定,婦女在族群的威望也是越來越高,於是遠古女子逐漸在群落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支配地位。就這樣,母係氏族社會形成了,在母係氏族社會裏,女子處於支配地位,而男子處於從屬地位。婦女從事植物采集、掌管公用工具、負責食物分配,而男子則負責幹活,白天給她們家幹活,晚上給她們幹活,雖然社會地位不高,但還是樂此不疲的。
萬事都不是絕對的,就像在男權社會裏會出現女王、女皇或者強勢的太後一樣,在最初的女權社會裏,同樣也會出現社會地位非常之高的男子。這樣的男子通常實力強大、壽命足夠長、掌握足夠的生活及生存常識,因為能在族群內發揮革命導師般的重要作用,在族群內也就能夠擁有不一般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