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更加便捷地理順遠古時期的社會關係,我們姑且將燧人氏和華胥氏結成婚盟的時期稱為遂人華胥時代。一來是因為燧人氏與華胥氏結成婚盟比較有代表性;二來筆者估計,燧人氏和華胥氏或許是遠古時期結成的第一個婚盟吧;第三點,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隨著氏族之間交往的不斷深入,遠古社會終於出現了一種新的矛盾,這就是氏族之間的矛盾,這是遠古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產物。
在遂人華胥時代之前,不同氏族之間是相互孤立的,每個氏族都在圍著生存而奔波,那個時候最主要的矛盾是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同時存在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這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隻在氏族內部存在。因為氏族內部實行公有製,不存在物質利益糾紛,所以那時候人類之間的氏族內部矛盾主要是由爭奪配偶所引發的。而在進入遂人華胥時代之後,不同的氏族之間開始交往,隨著交往的深入,遠古時期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開始由氏族內部轉向氏族之間。
無論如何,遂人華胥時代是遠古人類的第二個大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族外婚開始成為主流,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婚盟,以及其它形式的氏族聯盟。同時因為不同氏族所處的自然條件有所不同,氏族之間的生存形態開始出現分化。比如,靠近河畔大澤的氏族,開始越來越依賴於捕魚為生;而居於鬆軟黃土地的氏族,開始越來越倚重於原始農業為生;而居於草原叢林的氏族,則不得不更加依靠圍獵來維持生計。
在遂人華胥時代,不同氏族之間主要是婚盟關係,相互通婚的兩個氏族之間組成氏族聯盟。由相互通婚而結成的聯盟關係是非常牢固的,結成婚盟的氏族之間,不僅僅是婚姻關係,在生產上也是合作互助關係,同時在政治軍事上也是一個統一體。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在後世層出不窮的政治婚姻並不是突兀出現的,在這裏都能找到它的早期身影,婚盟應該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政治婚姻了。乘著遠古社會第二次大發展的東風,氏族人口急劇膨脹,氏族開始加快分裂的速度,於是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子族,這些子族相互之間又結成了新的婚盟。因為有著濃厚的血緣關係,子族與母族之間自然而然就結成了血緣氏族聯盟,我們可以稱之為血盟,而出於同一母族的不同子族之間,也結成了胞盟。再往後,沒有族外婚姻關係,同時也沒有血緣關係的氏族之間,有些因為從事相同的生產勞動,在共同勞動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從而結成了友盟。
這一時期,作為最初的一種氏族聯盟形態,婚盟逐漸成為了遠古社會氏族之間一種堅實的聯盟關係。大概在同一時期,遠古時期逐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氏族聯盟,而這種氏族聯盟不再以婚盟這一單一形態孤立存在。比如因為母子關係(母族與子族)而結成的血盟,華胥氏與女媧氏之間屬於這種血盟關係,華胥氏與伏羲氏之間也屬於這種血盟關係;比如因為同胞關係(胞族)而結成的胞盟,伏羲氏與女媧氏之間既是婚盟關係,也屬於胞盟關係;比如因為同一形態關係而結成的友盟,同一形態關係是社會發展,氏族分化的必然結果。這種關係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同樣以原始農業為生的氏族之間結成了農業氏族聯盟,而同樣以捕魚為生的氏族之間結成了漁業氏族聯盟。後麵章節將要講到的有熊氏集團,就是從這一時期的遊獵氏族聯盟逐步發展起來的;神農氏集團,就是從這一時期的農業氏族聯盟發展起來的;而九黎部落聯盟,則是從這一時期的漁業氏族聯盟逐步發展起來的。同時需要說明的是,九黎部落聯盟之間的社會關係也不是僅僅友盟這一個聯盟形式,而應該是一個集合婚盟、胞盟和友盟這些所有遠古社會關係的共同體。
既然有了遂人華胥時代,我們就不妨再增加一個伏羲女媧時代,顧名思義,伏羲女媧時代就是伏羲氏與女媧氏所生活的那個時代。遂人華胥時代始於燧人氏與華胥氏的初步接觸,終結於伏羲氏的興盛,所以說,遂人華胥時代與伏羲女媧時代是承上啟下、相互銜接的兩個不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