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夏後履癸曾經的車正,不管是在戰車的設計製造,還是在戰車的技戰術方麵,仲虺絕對都是大行家。更為要命的是,仲虺掌握著夏後氏,以及韋氏、顧氏、昆吾氏三族的核心軍事機密哦。這樣的話,仲虺在設計製造戰車,組織訓練軍隊,還有在選擇戰術的時候,都能做出有針對性的安排。換一句話來說,在商氏財力物力人力的支持下,仲虺所帶領的軍隊,就是夏後氏以及韋氏、顧氏、昆吾氏三族軍隊的克星。
對於商湯伐夏,史料上一般稱之為“商湯革命”,也有評價為“改天換日”的。對於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對於革命一詞是太熟悉不過了。所以筆者舍棄了“商湯革命”,而將“改天換日”用作了本章的標題,更是將“改”字換成了“偷”字。這個“偷”字,卻是對商湯伐夏成功的戰略概括,這個“偷”字同時也得益於夏末形勢和一個人。
我們在前一章裏已經提過,阿衡曾經向商湯提出過“伐夏救民”的主張,但是沒有被采納。在鈞台受過牢獄之災後,商湯開始完全信任阿衡,不僅全盤接受了阿衡的“伐夏救民”主張,還與阿衡一起共同謀劃行動方案。因為阿衡已經做通了妺喜的工作,所以商湯與阿衡決定,一邊利用妺喜挑撥履癸與其他三族的關係,另一邊采取逐個擊破的方法打敗三族。
首先整合了自己統領的這一方氏族的力量,然後在一番整軍備戰之後,商氏首先分別打敗了韋氏與顧氏。在打敗韋氏與顧氏之後,商湯將繳獲財貨中的很大一部分,都送到了履癸那裏。在給履癸送去這些財貨的時候,商湯派去的人還不失時機地向履癸報告說:韋氏與顧氏的實力非常強大,商氏雖然僥幸戰勝了他們,但也是慘勝,商氏的軍隊已經損失殆盡了。對於商氏的慘勝說法,履癸應該是相信的,而且履癸想要的也是這樣的結果。
對於履癸縱容商氏攻打韋氏與顧氏的行為,昆吾氏知道履癸已經容不下自己了,於是公開反叛以發泄自己的不滿。昆吾氏反叛的消息傳到王城,履癸那不怒自威的臉上卻是異常平靜,仿佛這個消息正是他一直都盼望的那樣。或許在履癸看來,隻要打敗了昆吾氏,就沒有什麼力量能夠威脅夏後氏的統治地位了。但是,即便在這個時候,履癸依然沒有忽視商氏的存在。履癸派人來到商氏傳話,命令商氏去討伐叛亂的昆吾氏。這個時候,商湯不無擔憂地說道:昆吾氏武力雄厚,可不是我商氏能夠與之爭攖的啊。對於商湯的憂慮,履癸的使臣卻並不在意地回答道:我們夏後氏的軍隊已經整裝待發了,隻要你們商氏的軍隊一出發,我們夏後氏會與商氏並肩作戰的。
不得不說的是,昆吾氏的軍事實力確實很強,即便最終還是被打敗了,夏後氏與商氏也是贏得極為艱難的。因為技戰術水平相當,昆吾氏給夏後氏的軍隊帶來了很大的重創;而商氏因為裝備了經過仲虺改良的精良戰車,技戰術對昆吾氏也有克製作用,所以商氏的戰鬥損失要小得多。在短時間的休整恢複之後,商氏的軍隊就殺向了還在休整的夏後氏軍隊,夏後氏的軍隊在倉促之間隻得敗逃,這個戰場在有娀氏舊地。
緊接著的就是有決定意義的鳴條之戰,這一戰,商氏出動了全部精銳力量:70輛精良戰車,6000勇士步兵。
憑借這支軍隊,商氏徹底打敗了夏後氏,請記住這個數字:70輛3人精良戰車,6000勇士步兵。在****之交的西元前17世紀,這應該算是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最強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