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帝武乙遷都沫之後,商氏的最後四位奴隸君主,都將精力和時間投入到了商氏的立足發展、沫城的規劃建設以及商氏勢力的拓展延伸上。尤其是經過武乙、太丁以及乙三代商帝的刻意壓製,巫教的勢力並沒有大規模滲透進入沫城;經過三代商帝前仆後繼的努力,商氏不僅在沫城順利立足,而且還得到了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到商帝乙的時候,沫城已經相當繁盛,商氏成功積累起了大量的財富,商氏奴隸主的生活也相當奢靡。
有了武乙到乙這三代商帝的連續積累,商氏已經具備了相當雄厚的實力,到商帝辛即位的時候,已經可以放開拳腳大展宏圖了。前麵已經說過,商帝辛是一位文韜武略的奴隸君主,因為商都沫城的欣欣向榮和一片歌舞升平,帝辛將沫城的名字改成了朝歌。在將商氏的勢力向外拓展延伸方麵,帝辛做得就更多了,一般的中小型部落氏族,被帝辛征服的或者直接向商氏臣服的,多得數不過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帝辛對東夷大規模用兵,更是滅了江淮地區的徐夷,將商氏的勢力範圍延伸到了江淮地區。在整個三代時期,這都是一個開創性的事件,而且影響深遠。
徐夷是一個比較籠統的稱呼,主要包括當地的原住民,還有大彭、豕韋的後裔盤踞在此。在商帝河亶甲時期,大彭與豕韋曾經與商氏結成了強大的軍事同盟;到了商帝武丁的時候,商氏與大彭豕韋反目,並發兵打敗了大彭豕韋。在被商帝武丁打敗之後,大彭與豕韋的族人裏,有很大一部分遷徙到了江淮地區,與當地的原住民混居在一起。到了商朝後期,這些大彭與豕韋的遺民重新興盛起來,並試圖恢複其祖先大彭與豕韋當初的榮耀。帝辛滅徐夷的行動,一來極大地擴展了商氏的勢力範圍,二來也為商氏政權剪滅了一股潛在的威脅和競爭對手。
作為掌權的君主,商帝辛與夏後履癸的奮鬥與沒落的過程,極為相似。同樣作為末代君主,我們可以說是****同途。一代文韜武略的雄主,在開創了鼎盛的輝煌之後,為何突然就走到了窮途末路了呢?
首先,商帝辛與夏後履癸,麵臨了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老年危機。麵對老年危機,夏後履癸有妺喜,還有琬與琰倆姐妹,而商帝辛也有妲己。而且,商帝辛獲得妲己的方式,與夏後履癸先後獲得三位小美女的方式,如出一轍。一個叫有蘇氏的部落,被商氏的軍隊打敗了,而有蘇氏年輕貌美的女子妲己,就被作為禮品和誠意,送給了商帝辛。在蘇妲己的身體上,商帝辛也找回了曾經的青春與活力。
除了老年危機,商帝辛還遇到了一個與夏後履癸完全不同的問題,那就是商氏奴隸主貴族們戰鬥意識的退化。由於商氏工商業的發達,商氏的奴隸主貴族們,更傾向於通過商業貿易的形式來獲取財富,享受奢靡安逸的生活,而對於商帝辛的武力擴張政策越來越消極。這一形勢直接導致了商帝辛兵力上的不足,不過這也沒有難倒商帝辛,他通過挑選精壯奴隸成立常備軍的方式,很好地解決了兵員的問題。而且,這支主要由精壯奴隸組成的常備軍,數量更加龐大,軍事素養更高,戰鬥力也更強。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支常備軍,商帝辛才順利攻滅了大彭與豕韋的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