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滎陽城外楚軍就象漲水一般越來越多。劉邦已把外城的兵馬調到了內城,實行堅守不出的政策。
在打不嬴的情況下,堅守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但此時劉邦堅守麵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軍中已快沒有糧食了。
沒有糧食意味著什麼,要行軍打仗總得吃飯啊。
眼看這樣堅守下去不是辦法,是謀士們出彩的時候了。
既然酈食其的餿主意不行,這個時候前不久才被逼投降到劉邦這裏的“盜其嫂”的陳平出場了。
他此番向劉邦獻出的是反間計。
他說項羽現在看似實力很雄厚,但實際他手下的人才並不很多。謀士隻有一個範增。武將稱得上號的隻有鍾離昧、龍且、季布等屈指可數的人。這時隻要利用項羽多疑的弱點,用黃金做誘耳離間他們與項羽之間的關係,使他們內部自相殘殺,到那時,我們便可以打敗項羽了。
陳平在項羽手下時並沒有出彩的時候,但此時到了劉邦手下卻生龍活虎的想出這麼好的計謀來,看來劉邦在用人方麵的確比項羽強很多啊。
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劉邦此時象抓住了根救命稻草般,捧出一箱當枕頭睡了多年的金銀財寶狠狠心塞給陳平,說這事就交給你去辦法了,我視金錢如糞土,隻要能成功,花再多的錢都無所謂(隻有他自己知道他說完這話時心有多痛)。
隨後,陳平首先利用RMB效應在楚軍中散發謠言,說鍾離昧有造反之心。
這個時候項羽充分發揮了其最原始最低能的智商,什麼?連鍾離昧都想造反,丫的真是狗膽包天,活膩了吧。(他壓根兒就沒有想過此時是誰在幫他破壞劉邦的糧道。)
於是他先停下來攻城,馬上派人去調查鍾離昧謀反一事,這本來就是空穴來風的事,因此調查來調查去,最後調查的結果是一無所獲,根本就找不到鍾離昧謀反的證據。
可惜那時還沒有發明“莫須有”的罪名,要不然就可以明正言順的把鍾離昧送上斷頭台。
沒有確切證據,總不能直接給他治罪吧。項羽在這種情況下,想出的絕妙辦法就是,兩個字——“疏遠”。
疏遠這兩個字很容易理解,就是不理不睬,不聞不問……
試想想,如果你在一個工廠打工,原本老板很器重你,什麼事都交給你去做,現在突然什麼都不交你做了,仿佛你在他那裏已經是多餘的了,你說這種感覺會好受嗎?
離間了一個鍾離昧還不行,並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直接把鍾離昧送上斷頭台),陳平沒有氣餒,他重抖精神調整心態,把下一個離間的目標瞄準了範增。
要離間範增就不能再依葫蘆畫瓢,除了再加大RMB的投資力度,還得花大力氣,下狠招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