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點就是劉邦雖然自己沒啥本事,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就知道一個腳底抹油的字——逃。
但他也不是就一點優點都沒有,他的優點就是善於聽從別人的意建和意建。
善於拉攏人才,又善於聽從這些人才的“金玉良言”,這就是劉邦唯一能勝過項羽的地方。
有了這一點就足夠了。因為劉邦這一憂點恰恰是剛愎自用的項羽的致命弱點。這也是劉邦為什麼能最終在長達三年的楚漢相爭中取得最終勝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這次麵對劉邦的一臉難色,張良就說話了,他說現在我軍有這條深澗做屏障,楚軍一時半會還攻不過來。大王可以放心派兵去支援。
於是劉邦在張良的建意下,於一個夜黑風高伸手8見6指的夜晚(這個時間的選擇相當重要),派曹參灌嬰兩員大將帶領數萬人馬秘密出發了。(CJ的項羽自然蒙在穀裏了)
韓信在得到了兩員猛將的支持後,信心大增,不由豪氣衝天,嘴裏叫道:go,go, go ……ale, ale,ale ……(驚見98年世界杯狂響曲)
韓信VS龍且,兩軍隨及在淮水河邊展開了正式對壘。
那龍且早就在等著和韓信麵對麵的決一死戰了。於是磨刀霍霍,厲兵抹馬。
但就在他準備大幹一場時,淮水河對岸的漢軍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韓信的突然消失,便得龍且麵臨了一次訣擇。一次艱難而至關重大的訣擇。
是渡過河去“乘勝”追擊漢軍,還是繼續留在“老窩”觀查敵情。
俗話說有其子必有其母。把這句話再引深到戰場上來就是,有什麼樣的主子就有什麼樣的部下。
項羽那是啥脾氣,說話直裏來直裏去,辦事雷厲風行風風火火的,一根筋非要走底的。他手下的良臣猛將自然也差不到哪裏去。
龍且本來就沒把這個曾受過“胯下之辱”的韓信放在眼裏,現在突然看到他撤軍,他潛意識裏第一反應就是認為韓信害怕了而選擇了逃命。因此,他沒有多想就決定了追擊。
龍且令利智昏了,但他的部將卻並非個個是飯桶,偏將周蘭就很盡職盡責的對他進行了勸說。
中心思想歸納為一點:韓信素來詭計多端,他突然退兵,肯定有炸。
周蘭還提出一個絕妙的徹底打敗韓信的高級戰術,四個字:堅守不出。(MS這是剽竊項王留給成皋守將曹咎的戰略思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