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在記憶裏,一切人和物都是那麼實實在在,就像中國人民愛說的一句話“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過去了,甚至是死了,隻要還在人的記憶裏,也還是實實在在。
記得在《讀者》裏讀過一篇文章,寫的是一個老太太守著摯愛丈夫的相片過了幾十年,別人問她:“你這麼愛你丈夫,他死了,你怎麼能活呢?”老太太說:“他死了,我更要好好活著。因為如果連我也死了,就沒有人再想起他了,我要帶著我們的回憶,好好活下去,我要替他好好活下去。”
突然想對小說家說:“不要再安排失去愛人的情侶殉情,讓摯愛的人有記憶留在人間,是另一種愛,當然,生者或許需要比殉情更大的勇氣。”
過去的日子,即使尋常,回憶起來也那麼的美好,無怪乎古人回憶古代“羲皇聖世”會覺得那麼好,連孔夫子也想克己複禮,可是當我們在仰慕古人,說“古人好”“古人好”的時候,現在的日子就已經過去了,我們需要回憶,需要曆史,需要回憶來淨化心靈,但一不小心,匆匆地,我們也會變成古人。
昨天的日子,尋常也成不尋常;今天的日子,尋常也會是明天的不尋常。昨天,是我們活過的足跡,活在記憶裏,曆史,我們無法改變;明天,我們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我們無法把握;今天,在我們的手上!
相信吧,尋常的日子會發出光芒:或許你今天隻是灰塵般的渺小,但君不見,陽光下,飛揚的塵土也可以映照出太陽七彩的光芒!
想起初中的時候看過的一句話:擁有,並懂得珍惜,這就是美好的人生了。初中的時候,心思單純,似乎全天下隻有一件事,就是考一中。為了讓文筆通暢一點,每天早晨都起來背一篇文章,可惜日子久了隻記得有這件事,卻不記得背了什麼,文筆也沒怎麼通暢,倒是記下了這麼一句話。
記得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說人的成功有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裏尋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呢?估計還在第一種境界,可能還不到,可能還在爬那“西樓”,連“天涯路”都沒望到。不論如何,對於今天這尋常的日子,我有我的四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我已經十八歲了,竟然還不為世人知道,這真是件羞恥的事。”
我們躊躇滿誌,不安於平淡的生活。但是,要知道,太陽升起前還有漫長的黑夜,黑夜或許尋常無聊。
第二種境界:午靜攜侶尋野菜,黃昏抱貓向西陽,當時隻道是尋常。
懂得尋常是福,讓回憶淨化自己。知道,原來過去那“當時隻道是尋常”的日子,原來那麼美好,愛當時,愛過去,珍惜回憶。
第三種境界:過去的日子,留不住,抓得住。
日子總是匆匆太匆匆,因為有了記憶,往事不再如煙,一切都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記憶裏,為了我們曾經活過,為了逝去的愛人,我們帶著記憶,好好活著。
第四種境界:擁有,並懂得珍惜,這就是美好的人生了。
過去的已經過去,沒來的誰也不知,能把握的隻有現在。
“當時隻道是尋常”的日子也會變成今日的不尋常,“今日隻道是尋常”日子也會變成明日的“當時隻道是尋常”。
尋常的日子裏,一覺醒來吃午飯。
尋常的日子裏,午夜再開始看一場電影。
尋常的日子裏,嘀嘀咕咕某個教授課上得很無聊。
尋常的日子裏,嘻嘻哈哈地告訴舍友我去圖書館睡了一覺。
尋常的日子裏,騎著單車,任清風過耳邊。
尋常的日子裏,佇立湖畔,憑裙擺隨風揚。
末了,還想再說那句話,美其名曰照應文題:午靜攜侶尋野菜,黃昏抱貓向西陽,當時隻道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