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 老主(2 / 2)

顧思衣一愣,隨即明白,笑道:“什麼‘攪災’?是醮齋,就是禁酒,素食,不沾女色,在這裏燒香祭祀,禮敬神仙。”常思豪道:“原來是在家做道士。很多有錢人都是到廟裏給錢就得了,你家老主人倒也虔誠。”顧思衣道:“光給錢有什麼用?老主人說,道是要修的,別人代替不了。就算把天下金山銀山都搬到廟去,自己也成不了神仙,今人把修心扔了,隻剩下求心,對著木雕泥偶拜上萬年,也是無用。”

常思豪笑道:“說得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就是這個道理。你家老主人看來是個明白人。”

顧思衣點頭道:“老主人對《德道經》中之玄理研究極深,旁人都說他已得老子真意,現在多半在天上位列仙班了。”

常思豪心想:“道在屎溺,你家老主人在家研究屎尿也能成仙那就奇了,哈哈!”本想說出來逗她,想到拿人家故去主人開玩笑恐怕不大好,勉強忍住。笑道:“是,是。大道無邊,高深莫測,能學明白這東西自然是很厲害的。不過你可能也有說錯,老子的學問不是叫《道德經》嗎?你好像說得反了。”

顧思衣搖頭:“這倒不是的。老主人說世人印行之書都錯了,《道德經》,實為《德道經》,這經分為兩部,一部《德經》,一部《道經》,多半是後人傳抄整理時,弄錯了次序。道法乃是登天的梯子,最為講究次第。養德而明道,是以德在道先,不修德則不能明道。而世人以為明道而生德,是本末倒置,大錯特錯。德是積來的,不是突然一悟就憑空生出來的,所以千年之中,少有人能修成得道,其因就在於此。”

常思豪心想人要是多積德行善,內心平安,自然其樂融融,對於世間大道,多半就能豁然貫通。而一心想當神仙,捧本書修煉,多半是緣木求魚,走岔道了。看來他家這老主人研究屎尿,還真研究了點名堂出來。笑道:“怪不得姐姐如此漂亮,原來是老神仙身邊的人物。我聽說道士們講究一人得道,家裏的雞啊,狗啊都會跟著上天,老仙家知道我日後有難,須得有人救助,特意留下姐姐,沒把你帶回天庭,常思豪罪過不小。”

顧思衣笑道:“幸好沒帶了我去,否則我還不成了小雞、小狗麼?”

常思豪道:“啊呀,若真如此,隻怕要天下大亂。”顧思衣道:“那為什麼?”常思豪道:“若是小雞小狗都長得姐姐這般好看,天下百姓隻怕田也不耕了,地也不種了,整天都要去偷雞摸狗。”顧思衣撲哧一笑,手裏茶碗拿得不穩,水都潑了出來。

這誇人的話頭本是常思豪從長孫笑遲那聽來的,隻是稍加改變而已,沒想到竟逗得顧思衣這麼開心,忖道:“看來女人都是一樣的,誇她們好看,就什麼都好辦。”當下哈哈一笑:“姐姐,咱們在這悶著也沒意思,你家主人富貴,想必樓閣屋院修的都是不錯的,今天日頭倒不錯,不如帶我出去逛逛如何?”

顧思衣猶豫一下,說道:“倒也可以,不過各院有人,相見不便,房子大同小異,也沒什麼可看的。咱們倒不如去園子外頭瞧瞧景色,你可得跟著我走,若看到哪兒好便胡闖亂撞,隻怕連累我要挨罰。”

常思豪笑道:“我是粗人,可也知禮,姐姐放心,我出去隻聽你的,決不會衝撞了貴府的女眷就是。”顧思衣點頭,兩人加披了暖氅出得屋來,又和護院武士交待一番,這才領著常思豪離院。

常思豪本以為這院房子就不錯了,哪想到出來一看,這外頭牆院往錯勾連,更為繁複精致,院中多植竹木,有的蒼翠如新,有的蕭零凋敝,在屋舍周圍錯落參差,看似隨意,卻有著精妙的布局。這裏房子大都建的不高,偶爾一角殿閣飛翹牆頭,直指青天,上麵所雕獅龍怪麵,詭異雄奇,令人敬畏。心想若是荊零雨在,她懂得土木之學,定能說出這是什麼殿頂什麼卷棚歇山或是加柱造、減柱造之類的,自己也隻能是看個新鮮。眼瞧顧思衣似乎怕人瞧見,腳步走的偏急,然而這一路行來,也沒見什麼人影。倒是院落相通,道路錯雜,曲折不盡,心想若真讓自己行去,隻怕還真找不見來去的方向,當下緊緊跟隨在她身後。

一路也不覺行出多遠,竟然走得暈頭轉向。過了不大功夫,腳下離了磚路,踏上青石小徑,隻見兩邊蒼黃遍地,淒草埋蕭,一團團落葉灌木小叢似乎久未修剪,在殘雪中支離疏亂,連肩扶傲,猶可讓人想見往日風光。幾隻小雀正在荒坪中躍動啄食,見有人來,驚得振翅騰飛,落下幾片羽毛。常思豪覺得有趣,淩空抄得一根,插在頭上,看得顧思衣掩口而笑。

兩人走過這片庭院,前方一排矮牆當中起拱,下麵是一道圓形小門,顧思衣看看左右無人,推門而出。常思豪隨後跟出,眼中忽然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