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 困局(1 / 3)

長孫笑遲搖頭:“那時候,聚豪閣還未建起來呢。”

常思豪一陣茫然,他對舊日武林毫無概念,實在想不通白蓮教還能得罪誰。

水顏香在旁一笑:“你在西苑待過,應該知道嘉靖喜歡什麼罷?”

嘉靖數十年藏於深宮,崇信道教,常思豪自然清楚,心想難道是白蓮教的佛門信仰與之起了衝突?向對麵瞧去,長孫笑遲的眼神果然證實了這個猜想。

原來嘉靖認為白蓮教非僧非俗,是不倫不類的“事魔邪黨”,雖然廬山一戰後,白蓮教大傷元氣掩旗息鼓,停止了反明活動,在他看來,卻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趁時派兵進行了大力清剿。幾場大仗打下來,白蓮教果然被徹底擊潰,姬向榮身死,李摸雷右手中指受傷,再不能使劍,偌大白蓮教分崩離析,人員就此散落於全國各地。燕淩雲經此一役,心態大變,逃到洞庭找遊勝閑,言說想要重整旗鼓、大興義軍反明,為姬向榮報仇。遊老並不同意,認為白蓮教本身有其局限,教義教規也不夠完善,受到官方製裁,兩方麵都有責任。後來燕淩雲便又另起爐灶,建起了聚豪閣。

常思豪聽完陷入思索:“原來聚豪閣的建立,竟是源於一場佛道之爭。”

水顏香笑了:“也不僅僅是信仰的問題。嘉靖畢竟是一國君主,清理白蓮教的目的和當年的朱元璋一樣,都是為了維護朱家的江山,至於打擊邪魔歪道,不過是為了師出有名罷了。”

常思豪緩緩點頭。長孫笑遲道:“白蓮教的財路多是源自信眾布施、教徒捐獻,而聚豪閣則一改白蓮教的作法,淡化了宗教形式,以長江水道為基,把控漕運、擴展經營,化被動為主動,所以擴張得比白蓮教還快。那時候龍波樹、虎耀亭和燕臨淵都是閣中骨幹,對聚豪閣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一度有過‘聚豪龍虎燕,長江管一半’的話在江湖盛傳。燕大叔把我從京師救回來後懷念亡人,鬱鬱寡歡,懶得理事,便去江湖上遊蕩散心,很久也不回來一趟。我在閣中由龍大叔他們帶著漸漸長大,授以武藝,年紀稍長,燕老劍客還薦我到他的好友吳道處學習。朱情就是我在無憂堂參學時的同窗。到我師滿回聚豪閣時,他也跟了過來,之後隨著風鴻野、雲邊清以及江晚、沈綠等人的加入,年青一代的聚豪閣人,才將這攤事業真正撐開,構建起如今的局麵。”

水顏香道:“燕淩雲又是安什麼好心了?培養你,無非是想用你來對付嘉靖,看見兒子反父,骨肉相殘,他那心裏才痛快。”說到這似乎勾起芥蒂,伸手拿起丈夫一直未動的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長孫笑遲道:“你不要亂說。”

水顏香道:“小哀,直到現在,你還拿他當個好人?燕淩雲一直想扶姬野平上位,你心裏最清楚不過!”

常思豪聽姬野平這名字既覺陌生,又稍有些耳熟,忽然想起在顏香館中,曾聽長孫笑遲說起過什麼“野平兄弟”,水顏香則管這人叫什麼“平哥兒”,莫非是他?

一問之下,水顏香道:“你不知道姬野平?那也難怪。其實聽到了姓氏,你也應該猜得出來了,他便是‘槍聖’姬向榮的孫子。當年遊勝閑是‘橫笛不似人間客’,姬向榮則賀號‘一盞紅纓萬世雄’,可稱並世瑜亮。姬向榮的兒子沒什麼本事,不過孫子姬野平卻繼承了些乃祖之風,手中一杆丈二紅槍使得也有幾分樣子。他在閣中一向倍受嗬護,不管大小陣仗,燕淩雲都不讓他出頭,因此江湖上少有人知,可是在閣中地位卻是極其尊榮,要說是二號閣主也不為過。”說到這兒眼光下落,向丈夫瞥去一眼,露出自得之態道:“可惜人心不正天理正,我家小哀處處當牛作馬打頭陣,落下了‘長孫無敵’的稱號,閣中不管是新人老人,跟著他東征西討都打出了感情,燕淩雲想扶姬野平上位,連他徒弟龍波樹也不好張嘴支持。更可笑的是,平哥兒自己也沒這個底氣。燕淩雲瞧見自己一手創出來的聚豪閣居然沒人聽自己的,便氣得撒手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