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義不容辭 (上)(2 / 2)

蕭尋仍舊撫著那朵花,思慮之下,欲言又止。

紫川棋社匆匆一麵,她已避世而居二十年。瑢,你的母親是為了所有人好,才不能與你相見。

身敗名裂的齊國公主若還活著,齊國執何名義複國?齊國不複,你又有何根基去伐宋?你若知道她還活著,本就仁善寬厚,沒有幾分野心的你,更不會專注於為母證清白、一國統九州之事。

她隱忍二十年不與任何人相見,便是為了不潰軍心,助我們成就一番大業。

瑢,雖然下人都,你母親嫁給了宋懷王,背叛了齊衛婚盟,但是世上隻有舅父一人知道,你母親隻背棄了婚約,卻沒有背叛過盟約。婚約是她自己的事,盟約是她留給你義父和你的事。她隻為自己活過一年,卻為下大義活了二十年。那一年的錯,早就該被將功抵過。

更何況,現在看來,那根本不是錯。她若不嫁給宋懷王,何來你劉瑢?世上若無劉瑢,齊、衛、宋,又如何一統?

瑢,等你坐擁下之時,就是你與你母親相見之日。到時候,她自會前來找你。

隻不過,舅父應是看不到那一了。

我與你義父排布九州下棋時……我也是一枚棋子。

蕭尋起身,緩緩而校

劉瑢走在舅父身側略微靠後的位置,正想與他提起辭行一事,蕭尋卻先開口道:“瑢,舅父看得出,你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你義父雖然把他能教的,全都毫無保留地教給了你,但是性難移,縱使你如何文武雙全,也塑不起一顆你不願意要的野心。”

劉瑢笑道:“知我者,舅父也。我想,義父帶我周遊列國,開闊眼界,也是想讓我胸中有山河、心中有下的。可惜,我隻顧遊山玩水,辜負了義父的一番苦心。舅父,我正想……”

蕭尋打斷道:“人生在世,有些事,容不得你去選擇。我和你義父,還有楚王東方毓、陳王李忱,我們轉眼便垂垂老矣。戎族的虎狼之師已入陳國,他們攪入九州,山雨欲來,亂世將至。我們幾個老朽,隻能幫你驅逐戎人,至於一統九州,還百姓一片清明寧和,我們不一定能活著看到了。

你這一輩人中,除了你,隻有宋王劉璟是個人物。陳王子嗣單薄,僅有一個尚在繈褓中的嫡子。蜀王更是隻顧練劍,他的兒子,估計大字都不識幾個。楚王之子東方愆亦年紀尚,不堪大用,還有楚睦王立的林氏太子,聽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斷袖。至於趙國,別趙國弱,就算不弱,趙王恐怕有什麼隱疾,趙國公主也未嫁人,獨孤氏就要斷子絕孫了。

瑢,隻要你能狠下心,將劉璟拉下王位,收宋國入囊中,你就是九州百姓等了五百年的真龍帝王。”

劉瑢見蕭尋在這齊國複國的大好日子裏竟然一臉悲壯嚴肅,不禁笑問:“舅父和義父既然想要一統九州,與其把希望寄托於我這個不務正業的世家紈絝身上,不如早早立了王後,哪個胖兒子先落地,就讓哪個胖兒子去當真龍帝王,如何?”

蕭尋見劉瑢依舊嬉皮笑臉,於是厲聲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既有時、地利、人和,為什麼就是沒有決心?我實話告訴你,我和你義父,今生今世都不會娶妻。你義父忘不了你母親,更將他的期望全部寄托在你身上,而我……”

劉瑢疑惑地看著蕭尋。

蕭尋歎道:“這次戎人大舉攻入晉陽關,來勢洶洶,不可覷。明日朝會,我會宣布齊國國主親率兩萬陳國兵士歸陳,相助陳國驅逐戎人。齊衛蜀三軍,我也會帶走一些人。陳國盟軍助我們複立齊衛兩國,如今陳國有難,我萬不能隻顧操辦登基大典而不顧九州信義。否則齊衛兩國,將無顏立足於世。

瑢,答應舅父,此行我若有去無回,你便立刻登基齊王之位,並將你的身世昭告下。到時候,你義父和你二人南北呼應,蜀國也會以舉國之力牽製宋國,齊衛便能抽去宋國的一半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