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蕭國主的密詔是——
蕭尋此程若無歸,玉都即刻當易主。
衛國驍逸大將軍,齊國公主遺腹子。
懷王血脈九州行,真龍命不可違。
白玉宮中盡縞素,且留一人著華服。
……
老廚子不知宋王劉璟的詩到底是為何人而作,但他看懂了蕭國主的密詔是為誰而寫。
那一日,蕭國主戰死於陳國貌城的消息,快馬傳入玉都,路人皆知。
老廚子懷揣蕭國主的密詔,從南郊的桃花林走到了白玉宮的寧國殿。
寧國殿上站著齊國臨時選用的文武百官,以及齊衛陳蜀四國盟軍的將領。齊國一時無主,眾人便聽令於紫川青石台比武時選出的“複國盟主”,衛國驍逸大將軍諸葛從容。
老廚子呈上蕭國主密詔,將諸葛從容的身世昭告下。百官眾臣,四國盟軍,毫無異議,一致推舉齊國公主與宋懷王之子劉瑢登基為齊王。
幾日之後,蕭尋的屍首被護送回玉都。從未興辦登基大典的蕭尋,以“齊煜王”的諡號得了一場盛大的葬禮,陵寢就建在南郊桃花溪畔的齊哀王與齊哀後合葬塚之側。
白玉宮中盡縞素。齊煜王的葬禮與新齊王的登基大典同日舉辦,劉瑢沒有身著華服。
一身白衣,腰懸懷王寶劍的齊王,獨自走在空蕩蕩的白玉宮鄭樓閣入目,宮舍林立,不見故人。
舅父臨行前對他的話,仿佛還回蕩在白玉宮知—
“傻孩子,我去陳國沒有危險。陳國幾萬戍邊大軍都是吃白飯的嗎?怎麼可能讓齊國國主領兵上陣?”
“瑢,我答應你,我從陳國回來後便舉行登基大典,到時,你對我行過朝拜之禮,就可以立刻去楚國找你那如花似玉的夫人。你也要答應我,我若有去無回,你就要立刻登基齊王之位。”
“到時候,你義父和你二人南北呼應,蜀國也會以舉國之力牽製宋國,齊衛便能抽去宋國的一半國土。”
“隻要你能狠下心,將劉璟拉下王位,收宋國入囊中,你就是九州百姓等了五百年的真龍帝王。”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你既有時、地利、人和,為什麼就是沒有決心?”
......
此時,劉瑢行至一處宮舍,牌匾無塵,似是不久之前剛剛清洗過,比寧國殿的牌匾還要幹淨。“錦繡園”三個字,秀麗婉媚。他知道,這是恕兒出生的地方。他也知道,不遠處的素華宮,就是他自己出生的地方。
劉瑢輕歎一聲。
恕兒,東海之上,我答應過你,不戀王權,待齊衛複國之後,我就隨你去周遊列國。
衛國東陽,你將我的身世告知於我,並對我,地間已經再無諸葛從容。那時,我不信你。我以為,隻要我仍願做“諸葛從容”,便沒有誰能從地間抹去這個人。
今日我才終於理解,義父為什麼遲遲不將我的身世告訴我。“諸葛從容”,真的是太逍遙,太奢侈,太容易英年早逝。他不告訴我,隻是因為他不舍得告訴我。
恕兒,原來“百口莫辯離間計”的人是宋王劉璟,而“萬死難擋連環局“的人,是我齊王劉瑢。
你是不是早就預料到,我不能與你去周遊列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