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美人難關(上)(2 / 2)

這些時日,他們聽說,戎族人圍了宜德城。又聽說,前赴後繼的戎族人接踵而至。

楚軍百餘人出城與戎人小鬥數次,均是有去無回,猶如入了狼窩,恐怕早已隻剩白骨。

戎人如此陣仗,顯然已將宜德城團團圍住。

城中百姓與上萬楚軍,皆淪為俘虜。

醫者充耳不聞,一心調整藥方,孜孜不倦地與洶洶瘟疫鬥勇。

劉瑢記得很清楚,蕪城之外,戎人的馬匹精壯矯健,戎人的彎刀見血封喉,戎人的隊伍配合默契。

可是如今的他,一無上馬禦敵之能,二無號令千軍之名,隻能隱在楚軍的醫師營裏,沉默地等待楚軍中或出將帥之才,橫空而出,揚鞭策馬,揮劍破陣。

在沉默中度日如年的劉瑢忽然聽到了一個令他都頗為震驚的消息——

楚國安邑王東方愆僅帶一名護衛同行,月夜出城,竟尋得了戎族汗王赫蘭野,並將他生擒了回來!

軍中皆問安邑王所帶何人,竟都無人知曉。甚至都沒有人知道安邑王是何時從臨江趕回宜德的。

東方愆擒了赫蘭野,並未在宜德城停留太久,便與那個神秘莫測的“護衛”一同帶著戎族汗王返回了臨江城。

雖然仍被戎族大軍圍在鐵桶之中,但楚軍將士聽說戎族汗王被擒,立刻放鬆了精神。

那些為數不多的見過赫蘭野一麵的將士們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戎族汗王。說他濃眉,說他威猛,說他的拳頭比安邑王的臉還要大,說他的彎刀如陽光一般刺眼……甚至有人說他的牙齒尖銳如狼犬之齒,嘴唇紅潤恰飲人血……

薛繁聽得津津樂道,劉瑢卻聽得出,楚國上至將領,下至小兵,都對那位徒手擒了赫蘭野的安邑王東方愆拜服不已。

劉瑢知道,楚人不似宋人直爽。宋人愛戴他們的宋王,便會直截了當地誇讚。而楚人敬服楚王的弟弟東方愆,卻往往不會直接感歎東方愆如何神通廣大,倒是先要將他擒來的戎族汗王吹捧至妖魔鬼怪的境地,再冷不丁地補一句:“可是我見公子愆不費吹灰之力地用繩索牽著他,將他拉進了馬車。”

薛久命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都極為淡然,隻私下對劉瑢說:“沒想到楚王之弟竟如此了得,當年我卻連正眼都沒瞧過你心裏那個楚王小丫頭。”

劉瑢難得低眉而笑。

他從未見過如此自信滿滿的楚人。在他少時的印象裏,楚人向往安居樂業、錦衣玉食,他們不尚武,不好鬥,畏戰之心,近似怯懦。楚國近百年來與宋國之間僅靠攀親維持著近乎僵硬而虛偽的關係。

而如今,上萬楚軍被戎族人包圍在宋國的舊都裏,軍營裏還有隨時帶走另一批兵士的瘟疫,卻忽然間再沒有人沮喪,沒有人哀歎。

兵士們謠傳著戎族汗王的樣貌,誇耀著年輕的安邑王公子愆的俊逸,連同公子愆的姐姐楚王殿下,他們也一同敬服了起來。

被重重包圍的孤城裏,等待軍令的兵士們一會兒唱一唱古老的歌謠,一會兒遐想著公子愆神仙般的功夫,遐想的盡頭,變成了他們的楚王殿下竟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兒,又是個不拘一格任用罪臣之後為相國的賢君。

劉瑢心中歎道:“義父,今日得見楚軍兵士的樣子,我才忽然明了,臨險境而眾人無懼,才堪稱萬眾一心,強國之民。楚國的君臣姐弟,剛柔並濟,贏了民心,固了民心,安了民心,何愁天下不歸楚?

恕兒,天下與我,你會選哪個呢?

可笑我早已沒有了問你這句話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