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交出兵符(2 / 2)

項羽陡然意識到楚軍是項氏家族帶起來的,雖然叔父已死,但這支隊伍的統轄權絕不應落在別人手中。既有了此想法,也不要別人催逼,拉起隊伍星夜趕往彭城。到了碭山這個地方,劉邦說:“此地離彭城不遠,我最初起義就在這裏,希望在此駐紮下來。將軍至彭城後,一切順利便罷,萬一有變,我在此也好作為策應。”

範增瞅瞅劉邦,欲言又止。項羽畢竟從叔父那兒學了不少軍事道理,且已帶兵多時,知道隊伍分別駐紮的好處,當即答應。不但如此,他和呂臣到彭城後,又將隊伍分成兩部分,他居彭城西,讓呂臣帶領一部分人馬駐紮於彭城東大孤山下。

楚懷王深知沒有兵權就不能讓各路將軍服從於他,為此他在眾將到來之前,秘密從定陶運來項梁的屍體。待眾將一到,立馬為武信君舉辦起隆重的追悼會,讓跟前的所有將士都為項梁披麻戴孝,大頌死者功德。項氏子孫和幹晴、蒂兒等所有親屬,自然都受到楚王特殊撫慰。這項活動結束,楚王才把眾將召集到一起,從寶盒中慎重地取出一塊絲帕,沉重地說:“武信君戰死之前,似乎對自己的性命早有預感,因此留下遺言。這個東西是從他貼身衣服上發現的,上麵寫道:我一旦離世,所有軍令悉聽楚王裁奪,大小將領務必聽命,有不從者,立殺無赦!”同時謙虛地說:“我過去從沒帶過兵,但既有武信君遺命在此,死者的話不可不遵,因此請諸位現在都把舊兵符交出來,以統一換取新的兵符。”

交出兵符就等於交出兵權,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懷疑這個遺言是偽造的,但又沒人敢要過來看看虛實。老臣呂青看諸位有意拖延,當即喝令兒子呂臣:“逆子,君王的話你沒聽到嗎,幹嗎還不把兵符快快交出來?”

呂臣二話沒說,掏出兵符交給楚王。楚王往案上一擺,隨即問:“項羽將軍,你的兵符呢?”

項羽先已被楚王搞的祭奠儀式大大感動,這又聽到叔父還有遺言,哪還懷疑有假,不僅順當地交出兵符,而且還罵了一句:“奶奶的,既然我叔有話,怎可不交,誰不交,砍他狗日的!”

大家都知項羽殘暴,雖疑楚王搗鬼,既然項羽是這態度,不敢違逆,齊刷刷把兵符全放到楚王麵前的案桌上。

楚王略施小計便把楚軍的兵權收歸自己手中,這都是呂青、宋義幫著出的主意。為表感謝,當即封呂青為令尹,封呂臣為司徒。對宋義則沒說重用,也沒說不用。過後兩天,好像陡然想起似的問:“武信君家中兩位女人不知是何來曆?”

宋義點頭哈腰地回說:“我也注意到這兩個女人,長者是武信君夫人,過去在老楚王跟前行走時,好像見過此人。對了,一定是從宮中逃走的那個最小的妃子。那個小的,聽說是武信君的內侄女。”

楚王沉吟道:“怪不得長相非俗,原來是先王看上的人。看那小的,更比姑輩勝上一籌。”宋義會意,立即趴到楚王耳邊小聲說:“我王放心,我一定替您辦成這件事。”

巨鹿城戰事越來越急,好在城池堅固,秦軍一時難以攻下。但如果一直被圍下去,終有一天會被攻破。趙國一幫君臣在城內被圍得團團轉,一方麵再三要求陳餘發兵攻打秦軍,一方麵派出使者緊急向別國求救。陳餘看趙王被圍,唯有他手中有點兵力。但他有自己的私心,遲遲不肯發兵作戰。張耳自認和陳餘交情深厚,又派他們共同的朋友張黶、陳澤去質問陳餘:“開始做朋友時,我們誓同生死。今天趙王和我陷入困境,而你擁兵數萬,卻不肯相救,你那同生共死的情誼哪去了?如果你不願做孬種,就來和秦軍拚死一戰,這樣大家縱是死,起碼還有情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