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逼反章邯(1 / 2)

三人退出,章邯又對另兩個人下令:“高金、沈凡,你們帶領五千人馬,守住漳河,不讓敵人戰敗後順河逃跑。”二人接令退出。因為忙著下令,章邯沒有注意剛進來的一撥人是什麼人,才要問他們有何事請示,董翳挺身站到章邯麵前,雙手一抱說:“鹹陽都尉董翳,奉朝廷差遣,特來慰問章將軍,撫恤將士辛苦,並祝將軍早日肅清賊寇,建立奇勳,報效朝廷,青史留名。”

章邯本來認識董翳,慌忙就要跪下接旨,但聽董翳把話說完,並沒拿出聖旨,便沒跪下去。因為此前朝廷曾幾次派人來督戰,都是口頭指責,所以認為這次也和上幾次一樣,隻是都尉把話說得客氣些。於是幾步走到董翳跟前,又拉手又作揖道:“罪過罪過,都尉大人光降,末將竟一無所知,還差點對您發號施令,該罰!該罰!”

“將軍決戰四方,勞苦功高,是人見了都該仰慕,何必客氣!”董翳當時這樣說,過後還真的寫了一個折子密送朝廷。信中說章邯不僅沒有反意,而且正拚命與諸侯作戰,其忠於朝廷之心日月可鑒。朝廷不僅不該懷疑這樣的忠臣,而且應該重重地賞他!

因為董翳清楚胡亥已被趙高封閉起來,下麵的真實情況很難直達上聽,所以在上書時又寫了一份報告虛假情況的表奏一式兩份,讓丞相看後把另一份轉給皇上。內容是章邯已被囚禁,軍權已被奪回,目前他正指揮軍隊與諸侯作戰,估計不久即可將賊寇肅清等等。另外又寫了一個紮子,讓使者到京後先交給家人。

趙高一看董翳給皇上和他的奏書內容相同,以為是真的,也是為了向皇帝證明自己在一些大事情上並沒有隱瞞,因此讓這使者直接麵見皇帝。哪知使者送給皇帝的東西與他看到的正好相反。

趙高知章邯被抓,為怕其家人報複,快刀斬亂麻,立即指使親信將章邯一門老小四十餘口殺死於家中。然後興衝衝地來到望夷宮給皇帝報告。不料胡亥一見麵就說:“看來章邯是個可靠之人,如果不是派一個明白人去,差點就鑄成大錯。那個誣告章邯的人,現在何處?要立即將其處死!”

趙高為人機警,聽皇帝說“章邯是可靠之人”,馬上意識到皇帝聽到的情況可能和他知道的不一樣,不敢再將章邯全家已被殺掉的實情說出,而是眼珠一轉說:“董翳派使者來報告情況,我因正與人商議陛下出巡路線,遂讓人帶了來直接麵見皇上,不知使者說些什麼。”

胡亥說:“原來丞相不知,是說章邯並無反意,現在正與賊寇拚死作戰。”說著,隨手將董翳的密奏轉給趙高。

趙高看後,恨得咬牙切齒,沒想到朝廷官員中還有人敢糊弄他。但當時不好發作,隻能順著胡亥的話說:“這個告密者太可惡了,我這就著人將其捉拿歸案,立即處死。”

趙高從望夷宮出來,馬上讓始成帶領人馬捉拿董翳家人,哪知早已逃得無影無蹤。趙高聽到報告,知道事有預謀,遂意識到形勢並不全為自己掌控,還須處處設防,步步為營。

楚軍雖事先做了準備,但麵對秦軍的強大攻勢,一時難以招架。項羽沒想到巨鹿之戰後,秦軍還有這麼強的戰鬥力,情急之下,招來眾謀士商討對策。張耳、項聲、鍾離眛、龍且、周殷等將都知巨鹿戰役是強攻拿下的,因此說:“秦軍看似強大,隻要敢和其硬拚,就能打敗它,我們主張再和其作一死戰。”

範增首先反對:“諸位主張硬拚,不過是見巨鹿之戰中靠此打了勝仗。但此一時彼一時,當時楚軍剛剛過河,被大將軍置於死地,所以才能一以當十,克敵製勝。但軍隊現在所處四麵開闊,且麵對強攻,我軍先已有退卻之勢,如此怎能再以硬拚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