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而動(17、18)(1 / 2)

隨風而動(17)

十七、西壩魚館

在湖南常德提起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無人不知,那個坐落在中心城區東北城鄉結合部的景點頭枕太陽山,南臨沅江,與洞庭湖相連,因整個湖麵的形狀形似柳葉而得名。被吹成是“堤柳漁歌、鬆風水帶、皆極共勝”和“湖南一寶、常德一絕”。其實和那個在柳葉湖的南麵岸邊開了一家農家樂的姓林的老板娘說的一樣,不過就是一個城裏人郊遊的去處,就和湖北宜昌長江之中西壩的那條魚街一樣,就是一個餐飲的去處。

慕名而來的遊客無論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沒有不知道花鼓戲《劉海砍樵》的,沒有沒聽過那段“胡大姐你隨著我來走囉,劉海哥你帶路往前行哪”的經典唱段的。姓林的老板娘也會唱,加上聲音不錯,雖然已是徐娘半老之人,也常常應遊客之邀來一段男女聲對唱。不過,原來在宜昌西壩開魚館的時候,食客們最喜歡聽她唱的卻是那首土得掉渣的《夥計歌》,隻要她一開口:“聽我嘛開言唱啊,唱一個姐探郎啊”的時候,那些吃得滿頭是汗、喝得麵紅耳赤的好吃佬都會跟著吼一句“夥計!”

就是那個用他們公司的那輛黃色的豐田麵包車經常帶幾個外地客戶到西壩魚街前來品嚐長江肥魚的、被她的前夫喊作念時的瘦瘦的男人從來不唱歌,也不隨聲應和,問起理由,那個男人就會淡淡一笑的回答:“能抽煙、能喝酒、能吃魚,就是五音不全,唱出來貽笑大方!”

念時是她前夫在學院街小學的老同學,畢業以後,按照街道劃分,住在河水巷的她的前夫去了三中,住在四新路人委宿舍的念時去了四中,慢慢就失去了聯係。後來,她前夫在西壩魚街開了一家魚館,念時成了一家公司下屬廠的負責人,經常領著外地客商到西壩吃魚,兩個老同學就有了喜相逢的一天。和念時說的一樣:“到哪家吃不也是吃嗎?還不如肥水不落外人田呢!”就這樣,他和他的同事、以及他們單位的客商就成了他們那家魚館的常客。

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著長江邊上的宜昌,第一美食肯定就是吃魚。可是上有萬州的烤魚香飄萬裏,下有武漢的紅燒武昌魚名揚天下,要想從中找到屬於自己地方特色的一席之地就得獨出心裁,所以就有了宜昌江段那種肉嫩味鮮、低調奢華有內涵的清燉肥魚、也就有了西壩三江邊上的那些魚館。每到晚上燈火通明,那裏就成為西壩最有代表性的一道風景。魚館的招牌五花八門,但無疑都有一個魚字;店家在烹飪上各有特色,但都在“鮮”和“江”字上做文章,鮮字突出舌尖上的誘惑,江字則表現出獨一無二的地域特征。

和幾個朋友坐在魚館裏小酌幾杯,火鍋慢煮,紅浪翻騰,歡聲笑語,海闊天空,業務和生意、交情與友誼常常就在推杯換盞中完成和升華。加上夜幕降臨,找一臨窗的位置,推窗攬月,江風習習,水波不興,近處有漁舟泊於岸邊,隨波輕搖;不遠處三江對麵沿江大道上的那些樓群的燈光倒映在江中,光影繽紛,就是一種雅致。其實,到西壩魚館吃魚吃的就是一種心情,生意談成了,酒也喝得順暢了,吃到酒足飯飽、有幾分醉意以後走出魚館,指一指不遠處的某個站街女,粗聲粗氣的告訴她:“過來,好好伺候我們的客人,皇軍好處大大的!”

這樣的情況很正常,生意場上也得有聲有色的嘛。一般的時候沒什麼事,站街女把客人領到不遠處的某間出租屋去顛鸞倒鳳,其他的人就坐在三江護坡邊抽煙喝茶談閑話,等客人完事以後再開車回去。可有一次襄北農場來的客人卻被西壩派出所的人給抓住了。念時他們的客人可是武警,又是軍官,身份當然暴露不得。就得滿世界的趕緊找市局的朋友過去疏通,罰款照交,盡快放人,就是不要問人家的姓名和工作單位,念時足足忙亂了大半夜才得以解決。當然還是會在她的前夫開的那家魚館再次請客吃飯,來的多半都是警察,不過不穿警服的。

很多年過去,早就和前夫離婚,改嫁到柳葉湖邊又當了另一家餐館的老板娘的那位姓林的女人曾經在手機上看見過一則笑話,說的是某公司春節前組織客戶出去玩,不慎遇到掃黃,一客戶被抓拘留十五天。客戶老婆收到處罰通知書後到公司大罵,眾員工惶恐中,隻見總監淡定的說道:“大嫂,大哥那天其實是喝多了,我們不讓他走,他說嫂子在家等自己堅持要開車回去,結果被查了酒駕。我們費了好大的力,通過各種關係才改成嫖娼,不然得坐六個月牢,還得重考駕照,要知道現在駕照多難考啊。”客戶老婆最後千謝萬謝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