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霖作為一名農貿市場管理者,實在是有些納悶:在市場上,一些個體商販們明目張膽地弄虛作假,諸如這類短斤少兩的違章行為,怎麼就製止不住呢?他坐在辦公桌後反複打量著眼前的陳素英,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打算通過對陳素英這個典型的心理行為進行摸底和剖析,然後找出一個切實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來,從而盡可能掃除菜市場長期存在著耍秤頭欺詐顧客的不良行為的現象。
“不煩勞何幹部了,我回去一定改正錯誤。”陳素英臉上浮起謙卑的笑容,見何秋霖不動聲色,心裏反而七上八下地打起鼓來,忐忑不安地說道:“我、我、我下次一定注意,保證看好秤……”
“我來問你。你上次偷賣‘注水肉’,被罰了多少錢?”
“……二十塊。”陳素英羞於啟齒,含糊不清地答道。
在當時,二十元的罰款已是相當嚴厲的經濟處罰,陳素英當然是記得十分清楚了。
販賣注水的豬、牛肉是怎麼回事呢?通常,在屠宰場宰殺豬、牛時,一般是需要往肉類內注入少許清水的,因為適量的注水可以使豬、牛肉在較長時間裏保持肉色外觀的鮮豔亮澤。若是不作一些注水處理的話,擱放不太長的時間,肉類的表層很快就會變得黯淡無光澤,讓人看了誤以為是肉質本身有問題。反過來說,如果往豬、牛肉裏注水過量的話,顧客購買回家後就會發現豬、牛肉甚至能透出水滴來,等到切片放入鍋裏猛火爆炒時,那麼一斤來重的豬、牛肉馬上會縮水許多,有的重量恐怕連原先份量的一半都不到呢。在市場上時有出現的那些“注水肉”,指的就是這類故意注入過量水分後的豬、牛肉。這就是一些不法商販為了賺取黑心錢而坑害顧客所慣用的一種卑鄙手段。
“還有,你那次賣病豬肉,”何秋霖板著麵孔皺著眉頭,一直盯著陳素英的臉,追問道:“你又是怎麼被處理的?”
“罰款三十元,還沒收了我四十多斤的病豬肉。”陳素英的聲音越來越沒底氣。她開始有一種不妙的預感,心想何幹部這回一定是要跟自己老賬新賬一塊算了。
陳素英曾經數次偷賣過病豬、牛肉而屢屢被工商所查處。那些病死的豬、牛,因其收購價相對低廉,所以購進後再出手獲利較大。而對於這種病豬、牛肉的特征,除了專業的食品檢疫人員之外,普通人很難用肉眼辨識出來。陳素英在販賣病豬、牛肉的過程中,大多采取“遊擊戰”的辦法:在衛生防疫員或市管員上班時間,她的案台上售賣無病的豬、牛肉;等到這些檢查人員一下班,她就把案台下的病豬、牛肉搬出來,明目張膽地擺在案台上售賣。病豬、牛肉賣價便宜,往往很快就能賣完。市場上像陳素英這樣幹的不法商販並不少見,他們常常憑此爛招,便可相當輕鬆地賺到一筆黑心錢。
“你自己說吧,”何秋霖並沒有劈頭蓋臉地訓斥陳素英,隻是把放在桌上的杆秤遞還給她,但卻把她那本營業執照捏在手上,心中似乎有某種想法,但卻不顯山不露水地問道:“這一回,我又應該怎麼處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