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原理
《美學原理》要明年才考,前段時間偷空看了一點,原來如此簡單的“美”,其實是很難定義的。它既不能定義為一種物質的固有屬性,因為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未必都是美的;也不能定義為一種愉悅的精神體驗,就像皇碟也好,讀品也罷,感覺還都不一定差呢!
美在本質屬性上可能是一個開放性的係統,它不僅是由多方麵的原因和契機所形成,而且在主客體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處於永恒的變化和創造過程之中。
關於美的詮釋,我想可以移花接木用來分析一個人的改造,所謂的犯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分量、出身、案情、家庭、背景、性格、體力、生活習慣,如此這般因素綜合作用起來,結果就是你的改造狀態,你在這個群體中地位的根基,說話有幾斤幾兩。偶然因素也有,但能夠改變根基的畢竟少。別人在工場間裏洗衣服,你也跟著洗;別人的番號卡有兩麵,你也要搞;開隻真空別人要讓小勞動打點開水燙一燙,你也要弄。隻要時間一長,而你還在跟風,那就沒有不爆掉的道理。
很多事情,都是給撐船撐爆掉的。監獄這地方,想要人不知,實在難上難。高牆電網裏麵,沒有隱私可言。你的一舉一動,瞞不過周圍雪亮的眼睛,也必定會從某些人的嘴巴裏出來。這裏麵的事情,簡直就是外麵的精華版。有些事,別人能做你就不可以,你做馬上就有人去打小報告到政府那裏。有些事可以做但是不好說,做了就做了,別說犯人,大部分隊長看到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你要敢講出來,那就是自己拎不清!還有些事恰恰相反,對於不公,你可以在犯人堆裏哇啦哇啦窮叫,要哪能哪能,但你不能真做,做了你就倒黴了,不做你可能就太平了,好處下次說不定還有你一份。
標杆中隊
三中隊今年的目標是監獄標杆中隊,根據步指導的描述,已經多年沒有獲此殊榮了。
“今年一定要拿到!誰要是拿中隊的集體榮譽開玩笑,那就是跟整個中隊一年來辛辛苦苦的努力作對!”步指導這樣講了,大家也都在努力管住自己,不要做了這出頭鳥哦~
國慶如期而至,放假七天,我卻病了七天。盜汗,還是盜汗!感冒不見好轉。午覺醒來,神智清醒,身子像被水洗過一樣,衣服濕透,貼身內衣裹在身上翻個身,就像穿著衣服在水裏掙紮,被子被浸的一塊一塊,散發著一種重新熱過的發餿饅頭味道。
猶豫,要不要把被子掛到窗台上晾晾,這麼好的陽光。現在是國慶假期,非比尋常,但我總不能晚上蓋著濕被子睡覺吧!監規紀律捆綁著我,讓我寸步難行,莫名的惱火。
“我講你不聽,我也沒辦法!我隻能這樣講,這樣弄下去是要吃藥的!”老狐狸跟肖克利講話,我聽的清晰。我坐在台子前,盯著自己掛在窗戶上的被子,心在跳,臉在燒,手裏的書本,一個字也沒看進去。
所幸的是,兩個多小時,黃袖章竟然沒有過來。
開考
開考了,第一場是《外國文學史》。其實教材拿到之前,我曾不無擔憂,因為所謂外國的文學,我一竅不通。《伊索寓言》,皮毛而已;《一千零一夜》,很久以前看過一點點;至於灑灑洋洋的《浮士德》與迷迷糊糊的《百年孤獨》,根本就是雲裏霧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倒是讀過,但我深知自己的靈魂壓根就是一段恨不成鋼的廢鐵,一根不可以雕鑿的朽木,一塊扶不上牆的爛泥,歪七八扭不成樣子,活像一個寶。
外國文學翻譯成中文,我覺得就像吃別人嚼過的饅頭,幾無味道而言。這點小小的靈感來自《語言學概論》的學習,麵對大同小異的世界,各個民族就地取材發明了各自神聖的語言,沒錯,共同的東西就是這個自然世界,但是不同的東西卻深深地鐫刻在了每個民族靈魂的深處。這個靈魂深處的東西,恰恰就是文學作為藝術一種的偉大魅力之所在。試想著把中國的駢文翻譯成ENGLISH會是什麼樣子吧,大概也跟把胸有成竹翻譯成肚子裏麵有根老竹子差不多吧!個中韻味,一如幾十年過後的美女,人還是她,但是當年姣好的麵容,迷人的身姿,白皙的皮膚,怕是隻有依稀夢裏尋了。所以外國文學,除了那些富有哲理和人生教導意義的之外,我是不大讀的。
對考試,我充滿信心。上下幾千年,大小幾十上百國,文學史者,不過是給了一扇窗,要講神韻,風景都在遠方。學習起來簡單,不就死記硬背麼?我真有些佩服自己的記憶力了,厚厚三本書,兩千多頁,翻起來就熟,拉起來就講。
一輛大客車緩緩駛來,一幫子少教所的孩子穿著藍色鐵杠服走下了囚車。
“他們,好!減刑,假釋,多,好!”裁剪組的香港人歐陽永成看到,連聲感歎。
“你自己怎麼樣香港?”
“快死掉了!”
《外國文學史》,考試試卷一拿到手,我就有了底氣。
“算分數是吧?不要算!過了就過了,不過就是不過,算了也沒用!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檢查幾遍,覺得差不多好了就交卷。”考場上,一個歪嘴巴老隊長看我拿筆這裏點點,那裏點點,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