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攻城(上)(3 / 3)

黑甲軍大概隻有五千人左右,在雲州城中所占的比率實在是太小的,但是這卻不能阻擋其作為沙陀人主力的地位,若是不到最後一刻,這樣的秘密武器沙陀人是舍不得拿出來用的!

雲州其他的軍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約一萬人左右的常規步軍,這些人大部分持普通的戈矛,行動力殺傷力都談不上最大,但是這樣的軍隊最有一個好處,攻城的時候其有效的防守可以讓騎兵得到有力的保護,要知道這樣的步軍都是配有高大無比的木盾和皮盾的,雖然戰鬥力不大,但是對於攻城來說,這樣的一支軍隊卻是再好不過了!

其他又有一萬多常規的弓兵,這些弓兵在雲州又可分為幾種,一種是手持短弓的常規弓兵,一種是手持強弓的硬弓軍,而人數相對較少,攻擊力超大的腳弓軍卻也是一支利器,但是腳弓相對難適,且使用起來需要力氣奇大,因此裝備了腳弓的弓兵並不是很多在一萬人中大概隻占一成左右,但是這樣的人數相對於別地而言已經算是多的了!

最後剩下的大約有一萬多人就是常規配備的騎兵了,說好聽點是騎兵,說難聽點就是雜牌軍,城中黑甲軍大多是由沙陀族組成,步軍大多是由依附到雲州的能戰的漢人組成,弓兵是由各族人中臂力較大之人組成也無一不是精銳,至少在裝備這一塊上已是不差。

但是這最後一萬多人的常規騎兵卻純粹稱得上是一支烏合,大部分是由一些降卒、俘虜來的土匪等組成,兵器狀況也是破敗不堪,能夠手持武器的在這一萬多總人數中最多不超過五成,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人還沒有武器!!!

而所謂騎兵最為諷刺的是其中大部分人還沒有馬匹,城中每到糧食短缺的時候先殺的都是這些兵士的馬,一來這些馬比較低賤,二來也肯定舍不得殺黑甲軍的馬,所以倒黴的隻有這些人的馬匹被當作了糧食。

更糟糕的是,即使沒有馬匹沒有裝備也就罷了,這些人還都是頑固派,不僅時常在城中搗亂,就連平常的訓練也是愛去愛不去,用他們的說法來說就是:反正賤命一條,要拿,便拿去好了!

但是眼下出兵之際,即使這些人馬再不堪也隻能往戰場上拉了,雖然戰戰兢兢的軍師郭崇韜經常疑心這些人會不會隨便倒戈!

主動請命出任這一軍的指揮使的正是李存勖,其實他本來可以找一個更為好帶的隊伍,但是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這樣的一支被人看不起的烏合之眾,也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是怎樣想的。

經過城中領導層匆忙的幾日商討,李國昌擔任著領導職權的一家全都同意出兵,而像郭崇韜、周德威這樣的漢人依附者也是同樣出兵,於是出兵也就成了勢在必行之事了。

定下了領軍方案之後,浩浩蕩蕩的大軍出城了,為了保險起見,這次奉命直插劉仁恭後腰的隻在城中三萬五千八百總兵力中按兵種搭配抽調出了約有兩萬人。

這兩萬人成了雲州城中百姓們的希望所在,奪糧搶米,任務看似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卻是千難萬難,要從狠毒陰險的劉仁恭口中虎口搶食其困難可不是一點二點!

無論如何,大軍出城了,代表著沙陀人積聚了好幾年的軍事實力,在這一刻,終於亮出了他華麗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