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正量之源 (4)(2 / 2)

胡楊姿態萬千,往往不能形容像什麼或不像什麼,卻總在無意間千般的傳神——俯首沉思的國王,橫刀立馬的大將軍,相夫教子的賢惠嬌妻,相依相偎的耄耋老人,仰天長嘯的頭狼,相互追逐的野狗,俯臥沉睡的肥牛,低頭啃草的山羊,......隻要靠想象勾畫的人間景致,都能在瞬間顯現出來。深秋的黃昏又給披上了一件件淺紅的長袍,渲染著不遠處的黃沙和樹下的駱駝,真是天上人間一色啊!人在期間遊蕩,臉頰子都塗抹了濃裝,一切煩惱盡除,猶如吃了香香的辣椒似的。

時間把沉長的曆史連成一根短線,無論白天還是黑夜,走進去紮在綠洲中,像喝著一杯長生天賜予的馬酒,醉迷間與胡楊林會意神談,令今人無限感慨。

夫妻倆度過了一個祥和安然的下午,由那草原與大漠無限的夕陽美景伴著,沒有殺戮,沒有仇恨,也沒有貧窮,一切如牛羊馬吃草的節奏而進行,難道這不是人類一直追求的幸福人生嗎?

是的,石頭和烏倫珠日格希望永遠沉浸在這般生活中去,可他們又十分明白,必須將日本鬼子驅逐出家園才能得以實現。

(人類為什麼發明了屠殺同類的機器,總在文明的外衣下深藏著一個可怕的答案——“貪婪”,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由是,每個時代的勞苦大眾自然很難幸免戰爭的摧殘。在普通人心裏,不管是蠻古,還是今天,“一個祥和安然的下午”是一切生活最精簡的程式。可人類有著不知足的本性,剛剛愈合了舊傷疤,就會立馬結出新傷,戰爭的話題才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呢,任何時代都是因為深惡痛絕它而向往和平,一旦和平降臨,必然又為戰爭準備燃料。

就如那貪婪的日本人,貪婪到幾乎忘記了自己是人類的一員,它想擁有“一個祥和安然的下午”,就絕對不允許別人有,甚至連別人做個那樣的夢都要遭受它的殘殺。多數日本人應該是向往和平的,不過是最後無奈之“向往”了,一個畸形的小島撫育了一群總極端於戰爭的民族,不管過去,還是將來,誰和這樣如豺狼般的民族的為鄰,必謹慎提防為上。它們視“戰爭”為生存之本,偷竊不得別人之物,別就明目張膽伸開雙爪掠奪。

人類自有建設者,必有破壞者!曆史總以各種形式告誡人類,日本人對人類的進步隻有破壞,哪怕它們發明了去見上帝的舟艇。因此,必然有那麼一天,它們會在自己的小島上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