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齊魯紛爭(2 / 2)

這位齊桓公便是齊襄公的弟弟,他在即位之前的故事便是和公子糾以及管仲的的鬥爭,最後在自己的師傅鮑叔牙的勸說下,終於摒棄前嫌將管仲放出並推上了國相的位置。

就在這件事之後,周王朝內部也出現了大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姬佗病死了,這時候他在位隻有十五年,如果按周朝的人均生育年齡,他這時候還不到五十歲,隻有四十三歲。

姬佗剛崩殂,他下麵的部隊就開始亂了,因為他們還明白,姬林臨終的詔書上麵,指名道姓要立他的次子,但是他的次子已經逃到了燕國,這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可是這個時候還是有主心骨掌握政權的,所以這個主心骨堅持要立太子姬胡齊,大家也沒有辦法阻攔。

姬胡齊的無奈

在姬佗還活著的時候,他還是犯了和他父親一樣的錯誤。他並不喜歡姬胡齊,而是喜歡姚姬生的小兒子姬頹。這樣使得太子的人選有了新的人員,但是這種辦法是大臣們很反感,廢長立幼這是要犯大忌的。姬胡齊能繼位是因為他是長子,沒有什麼大的原因。

可是在即位的第一年(681BC),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將齊國治理得國富兵強。為了借助周王的名義爭霸天下,齊桓公又接受了管仲的建議,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表示要尊奉周天子,抵禦少數民族對中原地區的攻掠,並馬上派使臣向姬胡齊朝賀。姬胡齊見齊國如此恭敬,十分高興,立即將召集諸侯承認宋桓公為國君一事委托給齊桓公去辦理。齊桓公在齊國的北杏(今山東省東阿縣北)大會諸侯,被推為盟主。

但是周釐王卻絕對的不明白,這個齊桓公這次的討封已經暴露出了周王朝的暗弱,從此連諸侯國也隻實行形式上的尊重,沒有真實意義上的朝覲政策了。

說明這一點的,還有一件事情。他在位間,宋國發生內亂,國君湣公被弑,齊桓公趁機約宋、陳、蔡、邾四國會盟,商議平定宋亂。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屈辱的事情,一個周朝的大國竟然需要靠著四大諸侯國才能生存下去。

楚文王十一年(公元前679年),齊、宋、陳、衛、鄭五國的國君會盟於鄄邑。齊,成為五國中的霸主。文王為逐鹿而深入中原腹地,向正在成為霸主的齊國示威,於五國會盟的次年,舉兵伐鄭。史稱“鄭居天下之中”。鄭都的故址在今河南新鄭。

大家看上麵的的記載就可以看出,諸侯已經不屑於用周朝的年號來紀念這一年,他們有自己的記述方式,那就是他們國君的年號。

可是就在“鄭國居天下之中”的兩年後,也就是公元前677年春,姬胡齊病死。死後的廟號為“釐王”,史書上也寫作“僖王”。

周僖王一死,他的兒子姬閬即位,這就是我們後來史書上所說的周惠王,惠王二年有五大夫作亂,立王子頹為周天子,惠王奔溫(今河南溫縣南),鄭厲公在櫟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並在惠王四年與虢國攻入周朝,協助平定“子頹之亂”,惠王複辟,鄭國因功獲賜予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以東的地方,虢國也獲賜土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靖難不成功

姬頹在那時候又稱王子頹,周莊王的庶子,為莊王所寵愛。在東周春秋時代發動叛亂並稱王。

周惠王即位時,惠王派人取蔿國(王子頹的老師)的菜園,用作畜牧場,並且剝奪邊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的土地田產。因此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的秋季,蔿國、邊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和蘇子奉王子頹進攻惠王。失敗之後,蘇子奉王子頹出奔衛國。衛國和南燕國聯合討伐東周勝利。惠王出奔。當年的冬季,王子頹正式稱王。

隔年(公元前674年)的春天,鄭厲公試圖斡旋王子頹和惠王,但結果失敗,使鄭厲公隻好將惠王帶回鄭國,所以惠王從此在鄭國三年。當年秋天,鄭厲公和惠王從鄔邑攻入成周,取下寶器才回到鄭國。冬天,王子頹與支持他的五大夫飲酒觀歌舞。鄭厲公見虢叔,商定討伐王子頹。

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的夏季,鄭厲公和虢叔率領各國的軍隊攻入王城,殺掉王子頹和蔿國等五位大夫。王子頹之亂平定。惠王獎賞鄭厲公,將虎牢以東土地給與鄭厲公。

但是我想說的是,王子頹也不是無可救藥的。這可以從下麵的例子來說明清楚。

鄭國的軍隊在攻打皇宮城門的時候,東周此時稀裏糊塗的當朝天子姬頹竟然拒絕接見前來告急的首領,而專心伺候他那些視若己出的寵物牛。這位從小就癡迷養牛的天子,對牛格外的喜歡,精心喂養不必說,還要給牛兒們穿上美麗的衣服,且給他們取名為“文獸”。最後大軍破城,終於記起要來逃命了,可即便是在這個時候也不忘記帶上他那些行動笨拙的牛子牛孫們,其結果可想而知,姬頹也隻有在九泉之下繼續他的個人愛好了!可見,這位泛愛心主義者對待動物倒是滿是愛心,可玩物喪誌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請看下一講:齊盛周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