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楚莊王在平定內亂後,頻繁出擊,先後攻滅了舒、蓼等小國,降服了陳國、宋國。公元前597年在必(今河南省鄭州市東)之戰中,楚莊王又一舉殲滅了擁有600輛戰車的晉國大軍,並繼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後當上了霸主。隻不過這個霸主的說法有很多,我這裏就不再囉嗦這麼多了。
趙氏孤兒案(前篇)
大家不要以為小說中的故事不真實,其實小說家也是十分的唯物主義的,所以在他們所寫的小說中你可以信三分也可以信六分,最多可以信八分,但是我這不是史學真實性很強的曆史專著,我可以保證你們將上麵的內容作為真實曆史去考證,還是可以相信的。
趙氏孤兒案絕對不是一個個案,而是一個時代的反映,他雖然表示了奸臣的壞,但也從側麵表現出了國君的昏庸無道,使得自己的骨肉都被迫分離。
當時,晉國趙盾(嬴姓趙氏,名盾,諡號宣,時人尊稱其趙孟,史料中多稱之趙宣子、宣孟,春秋中前期晉國卿大夫,趙衰之子,傑出的政治家、戰略指揮家。晉文公之後,晉國出現的第一位權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擔任執政,號稱正卿,法治晉國。他在晉國執政期間,權傾朝野,使晉國君權首次受到衝擊與削弱,樹趙氏之威,使趙氏一族獨大晉國。一生侍奉三朝,令晉集舉國之力與楚國爭衡而不落下風,可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雄才”。)已經病死,子趙朔襲職,輔佐著晉景公。
晉靈公的寵臣司寇屠岸賈要為晉靈公報仇,就鼓動武將們說:“趙盾犯有弑君大罪,如今他的兒子還是朝中重臣,這怎能允許!”並帶著軍隊圍攻趙朔居住的下宮,殺死了趙朔和他的一族。趙朔的夫人因為是晉成公的姐姐莊姬,得以幸免。莊姬正懷著孕,避居於晉景公宮中。不久,她生下了一個男嬰,屠岸賈便守住宮門索要男嬰。莊姬將男嬰藏在胯下,禱告說:“如果天要滅趙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滅趙氏,你就別哭。”男嬰竟然不哭,得以脫身。
趙朔有個門客叫公孫杵臼,他對趙朔的朋友程嬰說:“撫育這孤兒成人與死,兩者哪件難?”程嬰回答說:“死容易,撫育孤兒成人難。”公孫杵臼就說:“那請君承擔難的那件事,我去承擔容易的,讓我先死去吧。”他就帶著自己的嬰兒躲進山裏,然後讓程嬰假裝去向屠岸賈告密,謊稱趙氏孤兒躲在山中。屠岸賈大喜,立即派兵隨程嬰進山,殺死了公孫杵臼和他的兒子。這樣,趙氏孤兒就被保全了下來。程嬰抱著孤兒躲進山中,給他取名為趙武,這就是後來的中興之君。
上麵的故事隻是這個案子的前篇,又稱“托孤搜孤”,可以說這時的屠岸賈,已經將小人的本色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這時的周王朝的統治者又開始不正常了。
公元前586年11月,姬瑜病死。在這個時候,他終於找到了適合他自己眼光的繼承人,也就是下一代國王姬夷。
周簡王的功績
周簡王就是我們上麵所說的姬夷,他在位的時候周王室已經完全沒有了權力,就像現在的日本皇室一樣,要好處給你,但是要權利,沒有。這樣東周皇帝自這任國王後,便沒有了往日的朝氣與活力,隻能做為傀儡一樣的活著了。
幸虧這個時候趙氏孤兒案也發生了轉機,要不然我真的不敢寫什麼了,因為東周的事情發生的實在太少了,除了爭霸就是兼並。也就是從這裏我看見了一個國王的無奈。
在晉國,晉景公為趙朔平了反,派人請來程嬰和尚未成年的趙武,並允許程嬰帶兵攻殺了屠岸賈,滅了屠家一族,為趙氏一門複了仇。趙武成年後,襲父職,又為晉國重臣。這時,程嬰卻拜別大家,對趙武說:“當年下宮之難,我所以沒有盡忠死節,是為了撫育你,為趙家保住後代。如今你趙氏一門大仇已報,冤屈已伸,你也襲職立業,我應該報答令尊大人的知遇之恩和老友公孫杵臼的一片赤誠之心了。”說完就自殺了。趙武十分哀痛,為他服喪3年,每年春、秋兩季都去祭祀他的墳墓。
在這個時候晉國雖然除去了內憂,但是外患仍然沒有解除,這個外患就是楚國。但在將晉楚爭霸之前,我們還要追述一下齊晉之戰的結果,因為這個是我的一大巧妙設計,根據這兩場戰役的結果我們可以說明一個大大的問題。
請看下講:三王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