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王時期的政治
當周簡王病逝之後,太子姬泄心登位稱王,這就是周靈王,周靈王執政時期出生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現在有些比較不開竅的同學仍然把他稱作“鑽子的徒弟”,他就是孔丘。
當然曆史學還是要包括思想史的,所以我們有必要再下一講登基的時期灌輸一下儒家思想。可是在這章我要說的是姬泄心在位期間,周朝國勢日益衰敗,周天子威信日益低落的時代。各諸侯國通過戰爭擴張勢力,大諸侯國無視周君。強國伐弱國,連年戰爭,民生疾苦。
在位之初這個國王並沒有什麼值得說的業績,但是越到晚年出名的事情就越多,首先的事情就是在他在位的第二十六年,發生了一件比較大的事情:弭兵會盟。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公元前546年7月,宋國大夫向戍約晉、楚兩國在宋國的都城商丘開會,以調停兩國間的戰爭,晉、楚、宋、魯、衛、陳、鄭、曹、許、蔡等十國的有勢力的大夫參加了會議。會議約定各國間停止戰爭,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霸權,誰破壞協議,各國共討之。這次大會史稱“弭兵會盟”。
弭兵會盟的結果便是晉楚在未來的十年間,沒有發生戰事。原因很簡單:因為楚國專注於對付吳國,晉國則忙於應付內事,無力開戰,所以會盟的10個國家沒有發生過戰爭。然而,各國內部的爭權鬥爭卻異常尖銳。“弭兵會盟”也就成為春秋時期兩個階段的分水嶺。會盟以前以諸侯國之間的兼並為主,會盟以後卻以各國內部大夫間的兼並為主,各國社會正醞釀著巨大的變化,階級矛盾趨於尖銳。如公元前555年,鄭國執政大臣子孔專製,國人不滿,在子展,子西率領下攻殺了子孔。同年,莒國國君犁比公暴虐百姓,國人憤而殺死了他。公元前550年,陳國貴族慶氏強征庶民築城。築城時,夾板脫落了,監督築城的慶氏以殘殺庶民來懲罰,“役人”怒而舉行暴動,分別殺死了以慶虎,慶寅為首的大小監工。這次起義嚇得陳國的貴族膽戰心驚,驚呼難以再統治下去了。
姬泄心在位的二十七年中,他非常喜愛自己的大兒子,也就是太子姬晉,因為他天性聰明,喜歡吹笙,能吹奏出如同鳳凰歡鳴一般的樂曲,令人陶醉。姬泄心對他十分鍾愛,立他為太子。不料,太子於17歲時突然得病身亡,姬泄心哀痛欲絕。因為他原本想讓太子登上王位,可是老天偏不願意給他這個機會。
所以說長子的死讓這位老皇帝心智亂了許多。當時有人見靈王如此悲傷,擔心這有損他的健康,就利用迷信編造了一段情節勸慰他說:太子在溝嶺上,騎著白鶴,吹著笙。他要農夫轉告靈王,暫不必掛念,他現隨仙人浮丘公居住在嵩山,十分快樂。姬泄心聽了卻反而更加懷念太子,日夜不寧,神情恍惚。
公元前545年11月的一天深夜,姬泄心迷迷糊糊入睡,夢見太子騎著白鶴來迎接他。他驚醒後說:“我兒來迎我,我應當走了。”於是命令傳位於次子姬貴。癸巳日,姬泄心病死。姬貴即位,是為周景王。
可以說周靈王這一個時期,大臣之中有許多可用之才,比如說王叔陳生、伯輿、單靖公。這三個人就好比西周時期的周公、召公和薑子牙,他們的才能可以使周朝保留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免疆土的過分流失。可是國王因為心智已亂,卻沒有用他們,實在是可悲。
景王窮困
說到周景王,我們必須說他是一個比較昏庸的國王,從他統治的時期周朝開始一步步滑向深淵,而且從他身上突出表現了一個成語:數典忘祖,就可以表現出他的一生。
周景王在位時,財政困難,連器皿都要向各國乞討。有一次,景王宴請晉國大臣知文子荀躒,指著魯國送來的酒壺說:“各國都有器物送給王室,為何晉國沒有?”,荀躒答不出來,讓副使籍談答複,籍談說當初晉國受封時,未賜以禮器,現在晉國忙於對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禮物來。周景王列數了王室賜給晉的土地器物,諷刺其“數典而忘其祖”,這是“數典忘祖”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