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應變(2 / 3)

早已過了衝動年齡的萬夫長覺得一股股氣血往頭上湧。瘋了。敵人瘋了,像魔鬼一樣設計戰爭,甚至在享受戰爭;可汗也瘋了,像貪吃的山羊,念念不忘南方的土地。好吧,你們都瘋了,為什麼我不能瘋狂一回?

阿古拉幾步衝出帳篷,大喝:“叫蘇德、巴圖過來!”

“父親!”話音剛落,巴圖就從火把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阿古拉心中一熱,知道兒子擔心自己,一直在外頭守著。但立刻又冷下臉來,以不容置疑的語氣下了命令:

“巴圖,你和蘇德立刻出發。帶上你們手下還能打仗的人,帶走所有的馬,再帶足箭支。往北,一直往北!不端了敵人老巢別回來見我!”

“父親!”

“去!馬上走!”

“我不能接受!”巴圖把皮帽子往地下一摔,吼道,“為什麼!為什麼隻讓我們逃命!就因為我們是你兒子?父親,這是我們家族的恥辱!”

阿古拉楞住了。沒想到兒子居然會鑽進牛角尖。但真要說起來,自己在這個年紀恐怕也會做出同樣的回答。

“巴圖,你說,我們像這樣走下去還有勝算嗎?”

年輕的千夫長遲疑了一會兒:“有!麵對麵打仗,我們不怕任何人!”

阿古拉假裝沒聽出話裏心虛的成分,繼續問道:“如果敵人不願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交手,隻是這樣用卑鄙的手段拖垮我們呢?”

“那我們……我們……”

“巴圖,我要你們做的不是逃跑這種可恥的事。我說過,你們要找到敵人的老巢,端了!所有人格殺勿論!”

巴圖有點不敢直視今天的父親。低下頭道:“這麼說,我們真是要去找敵人決戰?”

“不錯。如果路上遇到敵軍攔截,不要戀戰,不要分散。這麼大股敵人在草原上活動,他們的馬匹、兵器、食物都是哪兒來的?我們這次失敗並不可怕,也不可恥。隻要你們能成功,下一次的勝利必定仍然屬於我們蘇合人!”

“父親!”

“你能明白就好。他們打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這是我剛想到的法子。你以後也多想想這場仗的經過,能學到不少東西。現在,立刻叫上你哥哥出發!我的腰刀給你,有人盤問就說是我的命令,誰敢阻撓當場格殺!”

“父親!”

“去吧。記住,雄鷹擁有翅膀才能高飛!”

——————————————————————————

“戰爭真是奇妙!”已經走在半路上的李雪鱗將遊騎兵的報告轉述給師部的高級軍官們,強壓住怒氣,淡淡加上了一句評論。

戰爭確實很奇妙。它是投機者的天堂,瘋子的樂園,天才的嘉年華。當然,瘋子和天才往往隻隔了一張紙,在戰爭中這個界限會更加模糊。就像誰都說不清堅持要設計“鼠”式坦克的到底算瘋子還是天才,也說不清冷戰中大把花錢在“超能力”上的是不是還屬於正常人。

至少有一點大家都公認:戰爭能最大限度激發人類社會的潛能。而個體在其中也會有驚人的成長。李雪鱗知道紅朝在江西龍興時不乏十幾歲的營團長、二十幾歲的軍長,之前沒聽說有誰天生異相,打得也挺風生水起。這些人隻要能活到建國,不站錯隊,都是高級將領。

就連隔了一百多裏地的那個阿古拉,吃了那麼多窩囊虧之後居然也有了一招神來之筆——將有生力量從大部隊分離。看他的樣子,竟是要尋殲遼東軍的大營。

這麼一來,李雪鱗煞費苦心準備的離間計便大半泡了湯,不能再指望讓蘇合人窩裏鬥,自己拉偏架蹚渾水了。

不然照他的設想,隻要陣前讓士兵用蘇合話給那兩支千人隊的主子——阿古拉吹捧一下,稱頌他不忘饒命之恩和三千頭羊三千匹馬的允諾,把蘇合軍隊乖乖帶來了;並且表明自己這邊多麼上道,投毒時還不忘把他的親兵引開。那時阿古拉和朝魯的親信當場便會翻臉。一支分裂的軍隊,而且還染了病,對自己的威脅甚至還不如那刻意留下的兩千騎兵。

這一招更大的殺傷力還不是在戰場上。隻要敗兵回去一渲染,遼東的蘇合人能不能分裂不敢說,至少也會產生嫌隙。朝魯本來就根基未穩,這一下足以讓他喪失實權。

多好的如意算盤,自己可是花了兩天才想出來的連環計!可誰能想到狗急跳牆,蘇合人急了也就不按常理出牌,把他還沒端上台麵的計劃攪得一塌糊塗。李雪鱗這個悶虧吃得很是窩火。

雖說打頭玩陰的是他,挖空心思想讓別人吃悶虧的也是他。

“各位,這是個我們都沒有料到的事故,或者說,因為我們的情報收集能力有限,無法得到敵軍主帥的詳細個人情況,這才出現了難以把握的變數。阿古拉這招還不是最高明,但也挺棘手。大家說說該怎麼應對。”

“我建議讓二旅留一個團。”直屬團上校團長張鬆舉手答道,“這樣加上我們直屬團,三千人,對付八千沒有馬的病夫不成問題。二旅的另兩個團去追擊敵軍騎兵。”

一個參謀忙搖頭:“不妥。雖然蘇合人得病的不少,也沒了馬,三千對八千還是太冒險。何況直屬團都投入一線了,誰來保護師部?”

“讓二旅留兩個團?”

“不成,就一個團去追兩個千人隊,對方還是弓馬嫻熟的蘇合騎兵,險啊!”

“我倒建議放棄原先與敵決戰的計劃,先集中二旅和直屬團,將兩千騎兵消滅在半路。剩下的蘇合軍隊人數雖多,卻都成了步兵。有遊騎盯著決跑不了。”

“這倒也可行。不過要是錯失現在他們染病的時機,下一仗就不好打了,抵抗必然激烈。”

“要不讓人給大營傳信。我們的工匠都接受過訓練,那些人裏至少能組織起一個騎兵營。二旅再出五個營,三千打兩千,勝算不小。剩下的和直屬團合一塊兒,也有四千人。”

“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嘛!”

“那你說該怎麼辦?”

“對了,不是還有一旅嗎?算時間他們應該早就打完,正往回趕呢。”

“一旅?就算回得來也是疲兵……”

……

李雪鱗聽了會兒每個人都有那麼一點道理的大討論,伸手在桌子上敲了三下。剛才還亂哄哄的場麵立刻安靜得連根針掉地上都聽得見。胡漢軍官們再次端端正正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師長掃視一圈,目光停留在一位參謀身上。

“赫林,說說你的想法。”

被點到名的壺方族上校副參謀長在一片或同情,或輕蔑,或鼓勵的目光中站起來,有些不知所措。

李雪鱗給了個笑容:“沒關係。你的職責就是提供建議給主官決策。想到什麼盡管說。”

“是!我想,師長做誘餌,蘇合來了。換個誘餌,他們就別處來了。”

李雪鱗從沒高估過自己的能力。要是他能在短短一兩個月裏讓壺方人口語過關,早在那個世界就辦培訓班大發了,何苦給人打工。參謀長許福海見師長投來“不好意思我沒聽懂麻煩翻譯一下”的目光,忙替自己的副手補充道:“赫林上校剛才和我談過。他是想學師長,用個什麼誘餌將兩千騎兵引離大營。我們這邊行動照舊。隻要時間能錯開。之後仍然可以用優勢兵力殲滅敵人騎兵,也不至於錯過當下敵人染病這大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