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幾個,讓三支萬人隊放過正麵敵人,擊潰黑狼王的兩翼!”哈斯巴根吼叫著命令道,“還有,讓鐵甲遊騎都去和敵人廝殺!別傻站著,給他們鐵甲不是為了讓他們老死在氈毯上!”
“敵人準備主攻五旅和六旅。”一直觀察著戰場形勢的許福海建議道,“要不要讓黃楊回撤?”
“不,就這麼繼續打。敵人敢動兩翼的腦筋是因為我們正麵給的壓力不夠。告訴張鬆,他最喜歡的強行突擊的時間到了。出動一個旅,狠狠咬一口,但別給敵人粘上了。”
“讓那個旅分兩路切斜線?穿過去的部隊可以加強到黃楊的兩個旅。”
“可以。另外告訴張瘋子,他給我原地待命,不許偷混到第一波突擊部隊裏!”
“哎,可憐我老張也就這麼一個愛好。”接到命令的張鬆搖搖頭,無限遺憾,但這不妨礙他迅速將李雪鱗的命令細化下去,“八旅出擊!強襲,分兩路切八字,淺層突擊。一口氣貫通後歸入五旅和六旅指揮。”
李雪鱗將騎兵突擊分為了表層、淺層、深層、正麵四種。淺層突擊,意味著突擊集群分割敵人後,規模較小的那塊敵軍不超過突擊兵力的百分之三十。更形象點說,就是從敵人的大部隊上批下一層。而突擊集群在一路橫衝直撞的同時,向著小股敵人的那一側會稍加展開,看起來像是一柄尖錐後部彎出段鐮刀的刀刃,將切下的敵人再橫掃一遍。
這項戰術動作隻是在國防軍內部的演練中試過,此時第一次被用於戰場。但它的威力卻震懾了敵我雙方。
這個位於沙哈特西方十多裏的交戰地點一馬平川,從哈斯巴根所處的位置看去,戰場是一維的,隻有寬度,卻沒法了解縱深情況如何。但部隊是受挫還是進攻順利,仍然能從傳令兵的反饋和那一處的混亂程度上看得出來。就像現在,隻看見交戰的幾萬人背後騰起塵煙,顯然是黑狼王發起了攻勢。隨後塵煙向兩側延伸,看起來是要增援兩翼,至少從煙柱的規模來判斷,每一側人數不會超過四千,起不到分割自己這邊主力部隊的作用。
哈斯巴根興奮地拉過一名傳令兵:“告訴兒郎們,黑狼王開始投入援軍,他們的兩翼快撐不住了!讓奧爾格勒分兵去支援烏力吉和滿都拉圖,中間讓給黑狼王也沒關係。隻要把他們總共一萬多人的側翼擊敗,我們就穩占了優勢……等等,那是怎麼回事?”
哈斯巴根的判斷應驗了一半。煙塵向兩側延伸的結果是視野中出現了兩隊黑衣騎兵,彙入到敵人正繼續玩著貓捉老鼠遊戲的側翼。但有一個情況出乎他的意料——隨同黑狼王援軍出現的還有幾千己方的潰兵。
“他們居然在向我們發起進攻?就這麼些人!還讓他們得手了?”哈斯巴根自認也算是打過大小上百場仗的老將,唯獨看不懂眼前的景象。要說黑狼王那四五千援軍是直奔側翼去吧,為什麼會帶出那麼多潰兵?如果是一路衝殺,怎麼能來得這麼快?從塵煙來看,他們也幾乎沒停下過,難道這些人都是傳說中黑狼王率領的妖魔,真的所向無敵?
哈斯巴根的猜測又隻是應驗了一半。那些被國防軍八旅帶出來的潰兵稍後會告訴他,他們遇上的是比妖魔還凶狠的活人。
當八旅以楔形的突擊隊形直衝而來時,當麵的奧爾格勒雖然也隻能看到正麵的一百多人,卻從馬蹄聲和揚起的塵土上判斷出來襲部隊規模在五千人左右。他有些迷惑:就憑這樣的人數,再驍勇的戰士也隻會被消耗在遠甚於己的蘇合大軍裏。
奧爾格勒下意識地做出了判斷。叫過副手:“小心,敵人要玩花樣!呼和,你也帶五千人去迎擊,別讓他們靠近大部隊!”
還沒等呼和領命而去,敵人當真在他眼前玩出了花樣——五千人的一個旅像被正當中切了一刀,分開成兩半,直奔稍微突出了一點的奧爾格勒萬人隊兩側而去。
烏力罕的運氣很不好。他率領的千人隊正好位於奧爾格勒部的西北角上,首當其衝被八旅攪了個稀裏嘩啦。
排成楔形的國防軍突擊部隊正麵人數不多,也就沒有做出放箭這種效果不大的舉動。錐頭是幾十個身穿簡化版重甲的鐵騎,尤其是人和馬的背上披了由小鋼片綴成的護甲,蘇合人射中他們的箭頭隻迸出了點火星,便不知彈落到了哪兒。比起敵人的刀槍不入,更讓烏力罕膽寒的是那些緊貼在馬上衝鋒的鐵甲騎士平端起了有一丈長,手臂粗細的鐵頭木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