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毅的這些日子(上)(1 / 2)

(明早發布下章)

李毅現在的心情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惶惶不可終日”似乎是最貼切的。雖然他從未認為自己的拍腦袋有什麼地方做錯了,而且拚命攫取權力對於走上仕途的人來說也屬正常,但聽到自己的天敵正準備回京的消息時,還是讓他連著幾晚睡不好覺。何況這次的災星要麼不來,一來就是成雙。

仔細回憶一下,自從身世不明的李雪鱗出現在大夏後,他這個血統純正的晉親王世子便不再是眾人捧著的月亮,淪落到要和那野小子放在天平兩端權衡的地步。從自己親爹的態度來看,似乎對野蠻粗俗的李雪鱗更有好感。偏偏連老天爺都不站在他這邊。李雪鱗遁入的遼東並非是大家所想的絕景死地,竟像是個大米缸,而那個從服飾到說話的用語無不怪異到極點的家夥就成了掉在裏頭的老鼠,越活越滋潤。才兩年時間就燒香的趕跑了和尚,還憑著強橫的實力逼著大夏滿足他的要求,儼然是事實上的東北王。遼東和中原的關係到底該如何處,朝廷已不占主導地位,全憑李雪鱗一句話。

理所當然的,李毅想過,而且用上了最簡單直接的方法。第一次,因為將希望寄托在一個密探和一紙空文上,最後以鬧劇收場。吸取了教訓,他第二次所用的手段就高明了很多。

李毅從小跟著父親迎送往來,對官場了解得挺透徹。當了權臣後也沒有隻顧著對小皇帝公關。少了晉王約束,他在京城各處深宅大院的走動也愈加頻繁。

首先要拉攏的自然是他最熟悉的文官派係,尤其是吏部、禮部、太府寺這幾條線上的。要不是實在沒人想去在爛攤子裏摻一腳,戶部也是誌在必得。

送禮、送美女、送香車寶馬,那是不入流的公關手段。李毅雖然沒在500強待過,卻深諳期權獎勵之道,但如何讓人相信這不是空頭支票才是說服工程的重點。

“世子雄才大略,陸某歎服。不過陸某年歲不小了,能不能往高處爬也不是太看重,現下時局安定第一,剛才世子所說的便當陸某沒聽到吧。”當李毅在年中去造訪兵部尚書陸淩時,便得到了冷淡的回答。

李毅似乎是早料到了會碰個軟釘子。他在晉王不在的這些日子裏,對於如何放下身段已經頗有心得。聽了陸淩的回答也不著惱,隻是感慨道:“想陸大人早年以監軍之職隨先帝東征西討,何等威武!羌州一戰,以萬餘殘軍抵住了烏斯藏兩萬鐵騎整整三天。遼東之時,也是陸大人率軍殿後,在山海關打了個勝仗,保得先帝和大軍平安回朝。若是兩年前那一仗由陸大人領軍,想必會是另一種結果罷!”

“哎,也不能這麼說。王爺是知兵的老將,那蘇合又是十分難纏的對手,能保住燕州實屬不易。遼東那次……算了,且不提陳年往事。老實說,若是換了陸某前去,隻怕也難以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