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金融風暴(三)(1 / 3)

李雪鱗在大學時代看過一本,海因萊因的《Starship Troopers》,有譯作《星船傘兵》的,好萊塢曾翻拍過一部電影,在國內叫做《星河戰隊》。電影屬於三流,但卻相當不錯,而且還頗有爭議。焦點就在於,海因萊因筆下的未來社會麵臨外星蟲族威脅,全人類總動員對抗的結果,是社會體係高度團結。而作者為了維係這一點,將公民權隻授予退伍軍人,因為那些人已經用行動表明了他們願意承擔對社會的義務。

李雪鱗雖然是個科幻迷,卻沒天真到將海因萊因的想象照搬到現實中。至少在出發點上,他與這位科幻大師截然不同。

李衍看這本三十頁的冊子足足花了有半小時。這期間,其他官員漸漸停下交談,目光都集中在硬革封麵,和滿頭大汗的總理身上。

雖然這間會議廳的地板內鋪設有暖水管,但正月裏的遼東滴水成冰,屋裏的實際氣溫也就在零上那麼一點點,一說話就能哈出股白汽。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李衍隻看了兩三頁,額頭上已有了豆大的汗珠。看了十來頁,已掏出帕子抹了兩次臉。等半小時後將冊子傳給胡濤,連背上的衣服都已經濕透,拿帕子擦汗的手甚至哆嗦個不停。

國務院總理看向頂頭上司的目光,似乎坐在麵前的不是那個比他年輕二十多歲的郡王,而是一頭不知怎麼出現在文明社會裏的霸王龍。那目光裏不乏恐懼,卻也有著十足的欽佩,更多的是深深迷惑。如果你哪天起床時發現有條打著硫磺味鼻鼾的火龍睡在身邊,大概也會是這樣的眼神。

假設你讀初中時,班上突然轉來一個學生,他能解出老師的所有習題,甚至經常會鼓搗些能拿國家專利的小發明。那你大概會認為這家夥是個天才,將來不是進北大就是讀清華,再到國外某著名實驗室做出一番事業來,拿一兩個諾貝爾獎都有可能——雖然牛到沒邊,但這還算是個生活在你常識範圍裏的人。

但是如果那個轉學生除了能做到這些,還出了一本書,把量子物理和相對論都推倒重來,加上弦論捏吧捏吧,構建起無懈可擊的大一統物理學理論,甚至有一次從口袋裏掏出個曲速引擎的模型。時不時還會說些大家都聽不懂的話,比如對著空氣喃喃自語,“給那個克林岡人一杯羅慕倫藍酒,等我回去再報告皮卡特船長”——然後轉過一個牆角就消失不見。如果發現這種人,估計大家先會想到打電話給NASA和51區,因為他已經超出了你的常識。或者說,超出了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那麼結果隻有兩種可能:要麼你對世界的認識有很大缺陷,要麼他來自你的世界之外。

李衍在上這條賊船前,是夏帝國的攝政王,而在這個世界上,大夏仍然是當下人類文明的頂峰。如果類比的話,李衍在全人類中的層次,大致等於李雪鱗家鄉那邊坐在橢圓形辦公室裏的人。或許白屋子的主人不知道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土著的生活,但絕對知道當前的地球上有哪些大事。要說這樣的人對所處世界的認識有很大缺陷,那除非人類文明集體穿越到魔法大陸才有可能發生。

因此李衍現在是徹底糊塗了。在看到這份《民權法案》之前,他印象中的李雪鱗就是那個天才轉學生。屬於那種IQ特別高,但好歹還沒經過基因改造或者外星混血的同時代土著地球人。

而在仔細琢磨過《民權法案》之後,他已經沒法再用自己的常識來判斷李雪鱗了。天外來客的身上如果還有什麼謎團,無非是他來自NCCC-1701E。

如果這是在信息爆炸的21世紀,估計李雪鱗早被MIB帶走了。但是在這封閉的13世紀,人類想象的邊界仍然停留在怪力亂神上,李衍壓根也沒往未來這方麵去考慮。他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莫非此人真是神龍星宿來到了凡間,注定要平息邊患中興大夏,命中該有真龍天子之位?

念頭如閃電般翕忽而過,在腦中的回聲卻如驚雷,讓李衍自己都嚇了一跳——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怎會出自自己心中?

但這也確實沒辦法。《民權法案》的內容太過驚世駭俗,結合李雪鱗想用它改變基層政治的意圖,像李衍、胡濤這些當世一等一的人傑從直覺上就感到了百米高的海嘯正撲麵而來。倒是那些資質稍微平庸了些的官僚,看了之後也想不到那麼多,反而奇怪為何兩位公爵反應如此之大。

那麼《民權法案》到底寫了些什麼呢?

“撰寫這個法案的思路嘛,首先是為了彌合權力結構中的裂縫。”天外來客說得很輕描淡寫,“在這之前我先強調一點:讓普通百姓都有參政議政的權力,借此增強他們對社會和政府的認同,以及幫助我們改善弊病——這是曆史的趨勢,不會走回頭路。隻是有個度的問題。之前的徹底民主,是放權太過。而海參崴之所以沒有出現混亂,是因為上了一道保險閥,也就是公民權與被選舉權的獲得。

“什麼是公民權?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要說說什麼是公民。一個理想的公民,他應當對國家與社會有著清醒的認識,不盲從,不屈從。他有著優秀的素質和豐富的學識,至少在社會中處於中等以上。他曾為社會做出過貢獻,或者有這個意願和能力這麼做。他致力於為他人——多數人——謀福利,以此獲得榮譽和自我實現,也就是說,理想的公民是個利他型的人,樂於承擔社會義務,也有相應的能力。與之對應,他也有理由獲得更多的權利——包括了被選舉權的完整公民權。

“因為傳閱得慢,大家要等一會兒才能都看完這份法案,我就先來講一下大致內容。現在我將公民權分為三等。最下麵的一等,授予所有居住在國境內的人口,無論是常住還是臨時過境。他們享有的也隻是最基本的權利——私有財產與人身安全受法律保護,擁有檢舉權、申訴權與上訴權,在法律上享有平等地位。但是沒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雖然同樣享有言論自由,卻沒有出版與集會權。因為隻有最基本的權利,他們也隻有最基本的義務——根據我們的法令法規納稅。簡單來說,第三等的公民權可以概括為——守法、受法律保護,限製參與政治。

“三等公民在年滿二十歲之後,無論男女和種族,隻要是國內的常住人口,都可以通過一定的程序將自己提升為二等公民,從而在基本權利上追加對所在村、鄉、縣官員的選舉權、以及出版與集會的自由。目前我製定的提升程序包括服五年兵役、獲得大學畢業證、得到國家一級專利,或捐贈一定數額的資產。且在提出申請前的五年內沒有任何違法記錄。他們增加的義務主要來源於權利的行使——一旦出現誹謗、參與賄選、集會從事違法活動之類的情況,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第二等公民權可以概括為——有能力和意願、並被允許參與部分社會事務。

“獲得二等公民權的三年之後,如果達到標準,可以授予臨時一等公民權,在此後的五年內如果沒有違法與不良記錄,則正式向國家宣誓效忠,成為一等公民,否則降回二等重新評定——海參崴因為隻是試點,之前沒做時間限製。正式一等公民增加的關鍵權利是被選舉權,可以被選舉為各級官員。而臨時一等公民雖然無法被選舉,卻有兩項特權,或者該說是義務:第一,他們將是各級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年,鄉議會;第二年,縣議會;第三年,州市議會;第四年,郡議會;第五年,國會。此外,他們必須協助內務部與審計署,每年對各部門進行賬目和績效的核對。還有嘛,不管臨時還是正式,一等公民享有國家提供的醫療保障,每月可領取少量津貼,允許使用表示一等公民身份的紋章,並能免費享受國家分配的住房和馬車,還可以每月向國家首腦呈交一份兩千字以內的提案。當然,要成為一等公民非常不容易。如果是軍人,他必須至少有一次二等功和五年以上軍齡,並且在軍校修完高級課程。如果是平民,他必須有過獲得大學畢業證,並且是全國聯考的前100名、畢業時全校的前三名。能成為一等公民,這人已經有了傑出的表現,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所以他們沒有額外的義務,僅限於管好自己,不瀆職、不違法。一等公民……沒什麼好概括了,他們就是公民的典範,是全社會的榜樣,是國家的中堅力量。軍人,那就是個將軍的苗子。平民,那就類似於大夏的進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