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羽心知劉豹所言的侵略活動就是草原上經常發生的擴張土地戰爭,而檀石槐既然率領軍隊對周邊民族和部落進行這類戰爭,在這其中,劉豹所在的匈奴族難免會與檀石槐的鮮卑族起了領土紛爭,兩族間自然也曾經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從劉豹臉上露出的表情與他的口氣來看,匈奴族或許還曾經吃過不小的虧,所以劉豹才會對檀玄明和檀石槐兩人感覺到痛恨。
“古東胡族嗎?”夜羽點點頭,低聲到,“我也有所耳聞,據說昔年中原尚處戰國七雄爭霸之時,古東胡族因為與燕趙接壤,所以經常派遣小股軍隊騷擾燕趙兩國,後來分別被燕國名將燕開和趙國名將李牧所敗,這才有所收斂。”
夜羽提到李牧的名字之時,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覺,曆史上李牧之所以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原因,正是基於他對匈奴族遊騎兵的全勝戰績。而現在坐在他對麵的劉豹就是匈奴族人,夜羽一想到這些,頓時覺得有種世事無常的感覺:昔年強大到可以和漢帝國相互抗衡的民族,如今卻在爆發內部權利糾紛之時,反而要向漢皇帝求助。
劉豹聽到李牧的名字,眼內卻湧現出崇敬的神色,他既熟知漢人文化,又本身就是匈奴人,自然知道中原兵力構成和大草原上那種單一的遊騎兵有所不同,基本上是以步兵為主,所以趙牧能夠對匈奴族保持全勝的戰績極其難得,而這樣的戰績,自然能夠贏地劉豹的崇敬,“確實如夜大哥所言,但東胡雖然分別被燕趙兩國所敗,但在秦末又重新強大起來。我匈奴族與東胡雖然都是同樣古老的草原民族,但東胡人一旦強大起來,卻不停地向我們勒索名馬與土地。最後被我族冒頓單於擊潰,從而逃竄到烏桓山和鮮卑山一帶。”
劉豹說到冒頓單於的時候,臉上的狂熱之情,即使連普通人也能夠觀看出來,更毋論夜羽這樣心思敏銳之人。
夜羽不覺得暗笑不已,方才他剛說起李牧,劉豹轉眼就提出冒頓,一飲一啄,果真是報應不爽。“聽你這麼一說,我有些明白了,那逃竄到烏桓山一帶的便是現在的烏桓族,而逃竄到鮮卑山一帶的自是檀石槐的鮮卑族了!但不知你方才所說的檀石槐統一古東胡族又是怎麼一回事,依我所知,好像現在鮮卑和烏桓兩族之間的關係並不怎麼親密?”
劉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不顧隨即以為夜羽是因為和左慈在山林中呆的時間過長才導致了對天下大勢並不怎麼熟悉的緣故,當下點頭道,“幸好因為檀石槐突然病勢,而古東胡族分裂的年代又過於長久,所以在檀石槐統領下所建立的聯盟才會隨著他的突然病勢而冰消瓦解,否則古東胡族能夠再次統一也說不定,而如果一旦出現那樣的情況那,則就是我們匈奴族與你們漢朝噩夢的開始!”
夜羽一呆,他對現在草原上的情勢並不怎麼清楚,還以為是劉豹的危言聳聽,忍不住皺眉道,“應該沒有這麼嚴峻吧?”
劉豹喟然一歎,道,“我其實隻是按照我們匈奴族的曆史來推測的!”他伸出右手食指,在身前石桌上畫了一個圓圈,然後指著那個圓圈,解釋道,“如果把這個圓圈比喻成大草原的話,我們匈奴人曾經占有這個圓圈幾近九成五的地方;而現在,我們已經被趕出這個圓圈,但這個圓圈有近九成的地方,已經被現在的鮮卑人所占有,與我們強盛時期的情況,已經差不多等同了。按照你我所知道的曆史,夜大哥還以為我所言是大話嗎?”他說到最後幾句,臉上泛起苦澀笑容,看是因為夜羽無法認同他的話而感覺到傷感,實際卻是為那逐漸衰弱的匈奴族而傷神。
夜羽心中一凜,按照劉豹所說,鮮卑人已經接替了昔日匈奴人的草原霸主地位。而草原上一旦出現強大的政權後,勢必會因為垂涎中原肥沃的土地和豐饒的物產,從而引兵攻擊中原政權,以達到其掠奪目的。
這樣的情況,從西周時期開始,就有犬戎和狄戎等族的先例;而到春秋戰國則變成匈奴和東胡,再到劉邦建立漢朝後,大草原更是成為匈奴人的天下,而漢朝和匈奴的戰爭,前後甚至持續數百年,漢武帝舉全國之力,擊潰匈奴族,使其勢力大損,甚至還一分為二,變為南北匈奴;而東漢一朝從始至終,也始終在被匈奴還有周邊的民族處於從沒停止過的戰鬥之中。
“甚至說句大實話。現在漢朝因為長期和周邊民族的不停戰爭,從而使國力大大減弱,再加上幾年前爆發規模前所未有的太平道叛亂後,我並不看好將來和強盛起來的大草原新霸主鮮卑人的戰爭!”劉豹見夜羽神色頗有所動,心知他已經被自己說動,當下自度沉聲道,“一消一長的情況下,強弱已分,夜大哥勿要怪我說句不好聽的話,鮮卑人將會完成我們匈奴人當年無法達到的成果,那就是,以異族身份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