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張寶心思(下)(2 / 3)

“當年先兄因見朝廷昏暗,天下民不聊生,朝不保夕,遂以《太平經》為典,創立太平道。先兄率我和三弟兩人,足跡踏遍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每一寸窮鄉僻壤,親手製定太平道三十六方,短短十年間,就讓太平道從無到有,壯大成擁有上百萬忠實教眾的強大組織。”張寶感傷搖頭道,“先兄隻道朝廷不憐惜我民眾,我等民眾自當起而代之;天既不憐惜我民眾,我等民眾自要以自己力爭之。可惜最終仍是功虧一簣……”

夜羽默默地聆聽張寶所說話語,感受著張寶語氣中的那股悲涼和滄桑味道,心頭卻浮現蒼茫大地上,漫山遍野衣不裹體,身軀羸弱者高喊“青天已死,黃天當立”,揮舞著手中各式根本就無法稱呼為武器的農具或者木棒,每人雙目中都瘋狂地流露出一股對當權者的怨恨。

正是中平元年間,百萬黃巾軍席卷中原的情景。

對於夜羽來說,當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風靡中原的黃巾大起義的驚駭風暴,已經足足過去四年。

然而,即使太平道創始人張角身亡,大漢朝成功鎮壓黃巾大起義,但各地起義者仍舊以黃巾為號,層出不窮。

民生怨道,一念至此,根源在於朝廷的腐敗昏庸。

任何一個朝代,除了最初數代統治者因為深知守業之難更勝創業的至理,才會殫盡心思,一方麵為了將權利全部集中到中央,而進行各式各樣的大幅度改良行政措施;另一方麵又害怕民眾的力量,於是都會采取相應的與民休養生息的親民政策。

說到底,一切都是為了自家的萬古江山。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後繼者生在人間第一權貴家,錦衣玉食的優越條件,使地他們無法像他們的祖先那樣,體諒到民間疾苦。

他們或許依然像他們的祖先一樣,聰明絕世,才能出眾,但他們所有的心思,都隻不過花在了如何能夠將那無比誘人的九五至尊——天下第一的權勢弄到手而已。

統治者脫離民眾,民眾也會拋棄他們的統治者,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重新通過革命的形式,以優勝劣汰的方式,再度尋找能夠讓他們比較滿意的統治者。

中原大地,數千年來,就這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朝廷更迭的遊戲。

夜羽思緒萬千,終於忍不住感歎一聲。

張寶臉上異色一閃而過,緩步至夜羽身前兩尺,雙目內精光暴射,緊緊注視夜羽道,“如果說,我有意讓翔實接掌太平道,翔實可願一試?”

夜羽心頭一震,完全料不到張寶手此番話的真正意圖。

在夜羽看來,雖然和張寶僅有匆匆幾麵,但依舊能夠感覺到張寶此人是一位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顧一切的梟雄型人物。

這樣的人,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地就會將自己手中權利轉交一位不是自己心腹之人手中的。

有史以來,爭奪天下的戰場中,從遠古的黃帝蚩尤逐鹿大戰爭奪天下的控製,一直到大漢本朝的宦官外戚爭奪控製皇帝,更近的則是董卓與關東討伐董卓聯軍之戰,哪一次不是閃動著讓人觸目驚心的刀光劍影,血肉橫飛人頭滾動之下的征服感覺,讓人不僅僅會引起感官上的無比刺激,那種生殺予奪的快感,才是讓人擁有“天大地大我最大”的瘋狂意圖。

否則,當年秦始皇巡遊天下,前後相擁的壯觀場麵,人群中觀看祖龍的劉邦與項羽,就不會一個喟然歎息大丈夫當如此也,另一個則發出彼可取而代的誓言——之後兩人則為那名分鬥地你死我活,無論誰成誰敗,荒廢的都是天下的田野,流失的都是百姓的血肉罷了。

太平道乃是張角一手創建,而後又與親生兄弟張寶張梁在中平元年率領數十萬教眾發動起義,號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橫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所向披靡。雖然不到一年時間,不僅其主力就被皇甫嵩等人率領的官軍所消滅,而且張角張梁雙雙身損,隻有張寶籍假死逃遁。但太平道餘部依然堅持轉戰各地,而自太平道之後的起義軍都自稱黃巾,其影響之大,可想而知。所以眼下張寶說要將麾下全部轉與夜羽領導,夜羽如何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