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為了得到大權,即使是丟失性命也在所不惜,更何況是像張寶這種手中掌握可以爭奪天下的最高層次之權利,絕對不會白白地雙手拱送於他人。
張寶仿佛自言自語般囈語道,“自先兄身亡,我自知才能不足,無法率領太平道重新振興,於是這些年來一直在尋找合適人選,希望太平道能夠籍那人之手,重新煥發生機……”
“夜某蒙前輩錯愛,自是感激!”夜羽一邊不露聲色回答,一邊暗自戒備,“無奈我生性懶散,隻喜遊山玩水,卻不願多做殺人放火之事,所以隻怕要讓前輩失望了!”
張寶低嘿一聲,眼中露出譏諷之色,道,“難道就連翔實也以為我們太平道隻是好殺人放火的逆黨嗎?”
夜羽搖頭道,“試想戰爭一起,又能少得了殺人放火之事嗎?”
張寶輕聲笑道,“若非朝廷昏暗,民眾陷於疾苦不堪的地步,誰又願意走上這條不歸路?”
“前輩之話雖然有理,無奈我意願並不在此!正所謂道不相同,不相為謀!”夜羽隻是不住搖頭道,“前輩又何必強人所難呢?”
張寶臉上露出早知你如此回答的神情,淡淡笑道,“那你為何要協助張魯攻取漢中?”
夜羽心中一動,已經把握到張寶此番與自己交談真正意圖。
當年張角創建太平道,將手下道眾設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並立其得意弟子為渠帥。如此一來,各地都有渠帥為張角發展教眾,管理事務,太平道才能夠在短短十年間壯大成全國性的組織。而後因為唐周告密,張角倉促間發動太平道教眾起義,各方立即遙相呼應,攻郡掠縣。如此一來,天下各地都有太平道教眾在攻打城鎮,所以才會顯地聲勢浩大,動搖了朝廷對地方郡縣的控製權。
但太平道迅速敗於官軍之手,卻又與其各方各自作戰,缺少聯絡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各路人馬的各自為戰,正好給予了皇甫嵩朱儁等人各個擊破的可能性與可行性。皇甫嵩朱儁等正是從穎川之地開始,轉戰各處,將各處太平道黃巾軍一一消滅,逼死張角張梁兩人,逼迫張寶假死脫身。
而張寶此次因中原太平道之事離開蜀地,等到他重新回到蜀地後,卻意外地發現原先一直被壓抑在益州之地的五米道在張魯的帶領下,不僅攻取了漢中郡,而後又采取了一係列有力措施鞏固了對漢中郡的統治,在漢中之地深深地站穩了腳跟,前景一片大好。
以張寶的能耐,自然知道現任五米道師君張修隻是一位誌大才疏之人,根本就沒有本事將五米道弄地如此欣欣向榮。
當年太平道在中原起事後,張修也於漢中策動五米道響應,卻接二連三地敗於官兵之手,最後更是自動投靠官府,由此可以看出張修本就不是一位能夠掀起大浪的角色。
因為事敗而投靠官府的事情,一直被部分五米道教老教眾視為恥辱,於是也導致了五米道教今日內勢力分化局麵的產生。
但夜羽和張魯一入蜀中,即以常人無法預料的手段,先用計迫使張修惱羞成怒之下,不再糾葛與和張魯的爭奪五米道權力的窩裏鬥,無奈任由張魯率眾攻取漢中郡。
原本張修以為僅憑張魯之力,本無成功奪取漢中郡的可能性,萬萬沒有想到張魯居然能夠搭上益州牧劉焉,得到劉焉三番兩次的幫助後,竟是如此輕而易舉地就攻取了漢中郡,更將張魯在五米道中的威信推到極點。
張寶在中原檢查太平道數年來複蘇狀況之時,得知張魯在漢中率領五米道攻擊漢中的消息後,原本也隻當做是張魯和張修內耗的無奈舉動,後來聽到張魯以宣傳“均田分糧”的口號,這才心有所感,立即返回蜀中,靜靜觀看張魯攻取漢中的形勢變化。
張寶躲在暗出,以他的才智,自然能夠從中探察端倪。
夜羽心中冷笑一聲,張寶說將太平道領導權交給自己不過是想套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