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班師回朝(1 / 2)

原本宋渾對這些被赫月部打得灰頭土臉的襄王伴當們並不待見,不過幾日的相處下來,虞燧那日處事的果斷和他的談吐舉止倒頗合他脾氣,便漸漸對虞燧頗有好感。

虞燧自進了登麟關,便察覺出宋渾與之前的態度大有轉變,深知其中奧妙。敗軍之將不足言勇,虞燧便處處低調謹慎,遇見宋渾也是低調有加,不似其他幾人那樣與宋渾頗多言辭。

襄王和幾個伴當的戰死還是對虞燧有打擊很深加之暗羽的事時時困擾著他,今日心中鬱結,便到城牆上散散心。跟在他身旁的還有楊茂和石鐫以及無時不跟在身邊的藍絮和石晃,幾人也是麵色沉重。

自從進了登麟關,旁人的風言風語讓吳兼等人都頗為煩心,除了蘇翰梁昀等照常帶著部下操練外其餘人都是閉門不出。

“將軍叫我吉煒便可,都統可不敢當。”虞燧笑著搖搖頭,“將軍這是上城牆巡視麼,連日來辛苦啊。”

宋渾答道,“有報告說關外來了幾人,自稱是褐羽衛的,所以老夫帶人去看看。”

聽了這話,虞燧倒是閃過一個念頭,忙說,“可否帶我一起前去看看。”

“有何不可。走!”宋渾做了個請的手勢,虞燧推辭了下便讓開去讓宋渾率先上城。

來到城上向下看,正是那兩人一車,宋渾讓兵士問那人是否有憑證。那人掏出了牙牌用力揮舞,用吊籃吊上來一看,這的確是褐羽衛的牙牌,還是個伍長。

宋渾隨即下令讓人用吊籃將幾人拉上了城頭,這時才看清兩個褐羽衛早已肮髒不堪,那個躺在板車上的人也已是身受重傷,奄奄一息。

“我們本來是受了使命去北方探查,回來時遇上了赫月部的襲擊,幾日來白天都躲在草叢之中躲避敵騎,隻有夜晚敢趕路,這人是在路邊遇上,當時他已被敵騎砍傷,看著身著大肅的官服,便把他一起帶了回來。他說有緊急軍情要告訴給宋將軍。”

虞燧認得,這正是此次隨著襄王北巡的文官中的一員,隨著襄王北巡的不少。不過多是未經曆練的太學青官,還都未正式到各衙署任職,不過也都是太學中的佼佼者,或許就是將來大肅朝廷的棟梁,不過這一次卻大多沒有從北方回來。

真正已在朝中任官的也隻有寥寥幾人,赫月部來襲之時這些人統統都還在磐城之中。眼前這人正是幾人之一,太史徐德徐安年,正是為了記錄襄王此行而來。

見虞燧認出了這人,宋渾立即安排人將徐德送到自己的值房,又傳來郎中為其診治。

宋渾又將另外兩個褐羽衛則派了一隊人馬護送到附近的褐羽衛百夫長王沁處,倒不是重視兩人,而是防著他們是細作,若王沁認出了他們不是褐羽衛那麼便可就地正法。

經過郎中的診治,徐德總算清醒了過來。郎中出了營帳便對宋渾說道,“這人命不久矣,小的隻是用湯藥吊著他的性命,大人有什麼話還請趕緊問吧。”

宋渾點了點頭,便讓郎中離去。他本不想叫上別人,不過轉念一想若是真有什麼大事而這人隨後就死了那自己也不好擔當,於是又讓人去請了吳兼。

趙信入關後便在養傷,而徐行益推辭不出,於是房中也就隻有宋渾,吳兼,虞燧,和徐德四人。楊茂,石鐫,童當峰等守在了門外。

“這兒的人,你都認識,有什麼話,說吧!”宋渾率先開口道。

躺在床上的徐德看了看幾人,又咳嗽了一會,從懷中掏出了一冊書卷,“這是此次北巡,下官的記錄,希望幾位將軍回岐淮時能代下官帶給太史令劉大人。”

宋渾接了過來,翻了翻,他識字不多,看著的確是寫北巡經曆,便隨後交給了吳兼,問道,“你所說的緊急軍情是什麼?”

吳兼也未細看便轉交給了虞燧,虞燧便收在了懷中。這的確是普通的記錄,不過徐德隨後的話卻讓幾人吃了一驚,甚至駭然……

“源亭侯張向帶著破虜營餘部盡數投降了茫格洛部的都元帥牧暉啟了。留在城中不願投降的太學青官們已經悉數被他殺了,而太子舍人與太子洗馬已投靠了張向。”

說著,徐德已經泣不成聲。幾人聽後駭然,卻不怎麼相信天子親軍隸屬禁營的破虜營也會隨著張向而投降北虜。

過了許久,徐德才止住了哭泣,接著說道,“下官還找了一個過去關係不錯的張向的一名護衛,他告訴說張向這些年來不斷招募附近的牧人買入發配到關外監獄的犯人充入破虜營,而原本破虜營的士卒多被派到北朔原上的哨所最後不知所蹤,這麼幾年下來,破虜營早已成了他的私人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