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密談一(1 / 2)

(新人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求轉告跟你有相同喜好的好友,總之求一切你們有的東西!!!您的每一個行動都是讓我繼續下去的鼓勵!!!)

蔡邕此時的確正在和盧植相對而坐,不過氣氛卻不是張超想的那樣好。蔡邕離開洛陽是被流放的,雖然才兩年多沒見,但是甫一見麵一番老友重逢的感慨卻是免不了的。感慨說完了自然就是仁人誌士們關心的國計民生。這些話題都是無法讓氣氛熱烈起來的。

大概兩年多以前,正在東觀校書的蔡邕因為政見與司徒劉郃不和,而蔡邕又因為擔任衛尉的叔父蔡質得罪了當時的權宦中常侍程璜,因而被程璜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於是起了歹心的程璜讓人寫匿名誣告蔡邕和蔡質幾次因私事請托於劉郃,而劉郃沒有答應,蔡邕於是就對劉郃懷恨在心。這封匿名信隻是個引子,靈帝雖然曆史上名聲不是太好但終究不是傻子,當然不會因為一封匿名信裏的莫須有的事情就會輕易地將大臣下獄。但是身為靈帝當時身邊紅人的程璜手段當然也不止於此。程璜聯絡了幾個同樣被蔡邕等清流經常彈劾打壓的宦官終日裏在靈帝麵前孜孜不倦的說蔡邕的壞話,到底靈帝是個耳根子軟的因此下召蔡邕質問。蔡邕雖然上疏為自己辯白,但因為程璜的從中作梗,他與蔡質還是被送入洛陽獄。

蔡邕被下獄,自然急壞了他的一般清流好友,自然各自奔走相告各施手段想要為蔡邕叔侄雪冤。其中盧植在其中就是最積極的一位,也是出力最多的一位。

當時盧植找到了同樣是靈帝麵前得寵的中常侍呂強代為轉圜。在張超的印象裏的太監大多是來自後世影視劇裏麵的形象,基本都是猥瑣陰暗的。其實不管哪朝哪代,太監也不都是反麵人物。至少盧植找到的這個中常侍呂強就還算是一個忠於漢室同情黨人清流的正直之士。呂強憐憫蔡邕無辜,於是趁程璜等人不在的時候替他向靈帝求情,在靈帝麵前說了他不少好話,靈帝也想起了蔡邕之前的功勞,於是下詔將他免死,與家屬被流放至朔方。

曆史在這裏發生了一點偏轉。本來在被流放的第二年就被靈帝赦免的蔡邕,在正常的曆史軌跡裏應該輾轉去了江南避禍。而在這個時空的蔡邕卻拖家帶口的躲在了終南山下。當然,隻是曆史成績隻是不錯而已高中文憑的張超是並不知道這些細節的,他甚至都不知道蔡邕曾被罷免過。但是到底是東漢末年三國之前的曆史名人,張超倒是一直也對蔡邕執禮甚恭。隻是蔡邕為人雖然以才名著稱於世確實沒什麼架子,而且也和南華一樣對於張超所說的那些“神仙事”非常著迷,於是很快的便與張超成了忘年之交,並且讓自己的小女兒蔡琰拜了張超為師。

此時,蔡邕與盧植的話題便是張超。

“謫仙樓竟然是太乙宮的產業!”盧植對於蔡邕將張超趕走去準備晚飯的理由表示出了足夠的驚訝。雖然在見到蔡邕之前聽到那兩首歌謠是張超所作,盧植便能夠想到謫仙樓與他恐怕聯係頗深。“伯喈兄讓他親自下廚,莫非?”

“不錯。謫仙樓裏的那些菜式也都是這小子教給那些大廚的。”蔡邕想到張超被自己趕去廚房時的窘迫,也不由得得意地撚須微笑,剛剛的壓抑氣氛也多有緩解。

“那一會兒的晚食倒是很值得期待啊。”盧植見好友雖然遭到貶斥,流落江湖日子卻也過得不錯,由衷的替他高興起來。

“嗬嗬,這小子是個懶驢的性子,不趕著是不會主動去做事的,偏偏又是個有本事的。”

“隻聽那兩首歌謠和那謫仙樓,也知道這小子文采風流不同凡響。”盧植也應和著高興地蔡邕表揚了張超一句。

“欸!”蔡邕揮手示意盧植理解有誤。“我知道子幹的意思。這小子詩賦無雙歌曲冠絕古今倒是不假,可是我說的也不是這小子的尋章摘句的這些才華,我說的是經世濟民的王佐之才!”

盧植知道他的這個好友詩賦音律俱佳,放眼天下至少盧植是想不出能有何人與之匹敵。如今話裏話外卻對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服氣得很,可見張超至少在這些方麵稱得起舉世無雙。更令盧植震撼的是聽蔡邕這話的意思,相比於詩賦歌曲,這個叫張超的年輕人經世濟民方麵還更勝一籌乃至甚多?盧植收斂起了笑容,態度嚴肅了起來。也不說話隻是看著蔡邕。盧植知道這位好友必然還有下文。

“子幹觀此子如何?。”蔡邕倒是不急著多說,反倒端起桌子上的茶碗,不緊不慢的喝了口茶然後反問盧植。

“來的一路上除了詩賦之道外倒也沒談上幾句,所以我對此子了解不多,隻是覺得也還謙和,另外那股不同於少年人的沉穩倒是令人印象深刻!”盧植一邊回想著來時與張超相處的場景,一邊緩緩的說著自己的看法。“不過,我聽琰兒說,他這個小師傅就是南華真人的師弟,那個道家所說的上天賜予我大漢匡扶亂世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