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冬梅的擔心(1 / 2)

濤濤報名上了學前班。

自從濤濤上學後,冬梅的擔心就無處不在,她先是擔心調皮搗蛋的濤濤逃課,翹課,又擔心他上課不認真聽講,學不進去,還擔心他不寫作業……

這天,學前班發了新書,冬梅用老花布給濤濤縫了一個大花邊的書包,把僅有的兩本新書裝進了大花邊書包裏。

村子裏隻有一所簡陋的小學,由於學校的教室有限,學前班隻能被安排在學校對麵不遠處一個破廟裏麵。

一塊破舊的門板刷了黑油漆,就是黑板,沒有桌椅板凳,就用磚頭在教室的一邊支一堆,然後挖了一顆老樹,用鋸子鋸成長方形的薄板,架在上麵就是課桌,椅子隻能是孩子們從家裏自己帶,全班四十幾個孩子,就一排一排的坐在這簡陋的課桌,和簡陋的教室裏。

冬梅進了教室,先把自帶著的一袋子糧食交給了老師(那時的農村學校,除了交一部分現錢之外,其餘的錢都是用糧食支付的,因為莊稼漢除了那幾畝薄田的收入,再沒有任何的收入),然後才打聽濤濤讀書的情況。

老師告訴冬梅,沒有發新書之前,也就簡單交了孩子們一些阿拉伯數字,再其他的課程從發了新書之後才開始。

當冬梅語重心長的對老師說,濤濤這孩子調皮,上課愛搗蛋,要是不乖了,你就打的時候,老師差異的看這冬梅,疑惑不解的說,濤濤算是比較乖的孩子了,不哭不鬧,上課的時候,不僅能認真聽講,還舉手回答問題呢。

冬梅瞪大了圓溜溜的眼睛,看著老師,心想肯定是自己拿的糧食比其他家長多,要不老師怎麼能這樣違心的誇濤濤呢,自己的孩子在家是個什麼樣子,自己還不知道。

冬梅倒是很羨慕村東頭雪鶯家的孩子偉偉,還有對門惠霞家的孩子少君,他們基本都是和冬梅一同嫁入這個村子,一同生下男孩,可人家的孩子卻聽話可愛,自己的孩子不僅調皮還愛胡攪蠻纏。

正式上課開始後,每天天蒙蒙亮,冬梅就叫濤濤起床,她是個急性子,寧可濤濤早點去學校等待,也不讓濤濤遲到。

可出乎自己意料的是,自從上學後,濤濤竟然隻叫一遍就醒來,乖乖的背上書包去上學。

每天放學回家,先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完,才出去玩。

冬梅非常的不解,心想這麼漿糊的孩子竟然這麼愛學習,她總結了半天,覺得濤濤不是因為愛學習,而是怕老師體罰。

其實,冬梅自己不知道的是,在濤濤還沒有上學前,她有意無意的給濤濤講了許多的故事,這些故事無非就是村西頭的誰家娃娃好好學習,考上了大學,村東頭誰家的娃娃不好好學習,留級留成了老油條等等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具體的他也聽不懂,但或多或少在他心底有了一個意識,上課學習非常的重要。

過了幾天,雪鶯和惠霞跑過來串門子,看到東東趴在院子裏的石頭墩子上認真的寫作業,發牢騷的給冬梅抱怨說,自己的孩子要麼早上不去上學,要麼就是回來怎麼打都不寫作業,還是你家濤濤乖,是不是你們給上家法(方言往死裏打)呢?

冬梅尷尬的笑著。

其實她也沒有打孩子,也沒有罵孩子,這一切都是自覺的。

從這以後,濤濤肩負起了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每天早上起來後去雪瑩家叫偉偉,然後去惠霞家叫少君,三個小朋友一起去上學,下午放學了,三個孩子輪流集中在每一家一起寫作業,這樣,一個學一個的樣子,還能營造一種學習的環境。

春去秋來,秋去冬來。

天氣漸漸的寒冷,雖然教室裏的孩子們穿著老布棉襖,可是麵對破敗不堪,四處漏風的教室,四十個孩子中,三十個都流著長鼻涕,大部分的孩子手都生了凍瘡,個別孩子的臉上也有凍瘡。

由於衛生條件差,沒有任何的預防措施,有一個孩子感冒,往往會傳染給好多個孩子。

這天,工作了一整年的衛國從隴東單位回來,相比以前路途上七天七夜的顛簸,這次隻用了兩天時間就到達了家裏。

由於會戰的結束,單位大撤軍,從新疆搬遷到了隴東,這讓衛國感覺到了些許的安慰,畢竟自己生在八百裏秦川,每距離生他養他的地方近一點,衛國的心裏那份遠離家鄉的孤獨感就會少一點。

可是,自己上新疆的時候才23歲,現在已經33歲,由於脫發,原本烏黑的腦門,也脫成了鋥亮的腦門,用衛國自己的話說,上新疆的時候是孩子,回來的時候已經變成了老漢。

工作的這十年,衛國幾乎沒有亂花過一分錢,他省吃儉用,用這十年積攢的工資,給家裏蓋了一座磚房,然後還積攢了一小筆錢,他把這一小筆錢交給了母親,因為這錢是準備給小叔子娶媳婦用的。

晚上,坐在裏屋的土炕上,哄著兩個孩子睡著後,冬梅和衛國因為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吵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