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反叛(1)(2 / 2)

趙範道:\"趙將軍放心,你是梁丙大人的猛將,馳名江淮。來日忠義軍來犯,我一定讓你擔任前部先鋒,殺敵立功!\"

趙葵聽了,擺了擺手:\"三哥,邦永刀法,獨步江淮,要用在關鍵的地方。等戰事最危急時,讓邦永上,準靈!\"

趙範笑道:\"葵弟說得對,邦永,你就安心休整,戰事緊急時,我會用你的。\"

趙邦永說道:\"多謝你們兄弟倆的厚愛,從現在起,我改名為趙必勝,我一定要打敗忠義軍,為大宋國爭光!\"

李全知道進兵東南,必須依靠水兵,就計劃練習水戰。他出巨資買下不少米商的貨船,連米也買了下來。把舵工留下,做駕駛員。又派人到各地買桐油粘筏,用優厚的條件招募南方的工匠,大造舭舟達船,從淮河到東麵的大海,旌旗招展,遙遙相望,氣勢彌天。

沿江製置使趙善湘聞訊後,十分震驚,急忙下令,禁止桐油粘筏下江,查獲者殺無赦。

翟朝宗到揚州去買粘木,趙善湘向朝廷奏報,請求用鬆木替換粘木,並留下粘木。李全不得已,以榆木代替粘木,造成的船很重,容易擱淺。

不久,王十五在李全的招撫下,發動兵變,殺死了周安民、穀汝礪,投奔了忠義軍。

李全大喜,下令在射陽湖檢驗建造好的戰船。

楊妙真聞訊,從青州趕到射陽湖,與李全一起,檢閱戰船。

為進一步檢測戰船的性能,李全、楊妙真、鄭衍德率領三萬忠義兵,開到海州,在海中檢閱戰船。

一時間,號炮聲聲,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忠義水兵立在船頭,接受李全、楊妙真檢閱。

戰船乘風破浪,在海水裏來回行駛,楊妙真見了,十分興奮,在海風的吹拂下,對李全說道:\"夫君,我曾在磨旗山寫過一首小詩,一共四句,刻在崖壁。官家小兒不知羞,武藝何曾過半頭,本寨臨時睡一覺,花槍底下把魂收!那時呀,寫著玩的,嗬嗬。\"

鄭衍德在一旁道:\"夫人的梨花槍法,神妙無比,無人可敵!\"

李全笑道:\"當年我心儀夫人,欲娶為妻,夫人飛馬植槍,深入尺餘,讓我飛馬拔之,我沒拔出來。可見夫人神力,舉世罕見,我輸得心服口服!\"

楊妙真聽了,脆聲道:\"你倆啊,就別再誇我了。再誇我,我要升仙了,哈哈哈哈!\"

海州大閱兵結束後,李全以糧少為借口,派海船從蘇州進入平江、嘉興,購買糧草,實際是想熟習海路,窺伺京城地區。

李全派趙五召集逃亡的人,把忠義兵夾雜在裏麵。去盱眙搶掠牛馬,充作軍用。

一日,李全宴請張國明等人,酒過三巡,李全放聲痛哭,抽泣道:\"我是個不忠不孝的人。\"

眾人問道:\"主公為何如此說話?\"

李全道:\"忠義軍浪費了宋廷的很多錢糧,趕走製置使,這是不忠;我的哥哥李福被人殺死,我不能報仇,這是不孝。我和宋廷都有過錯,到底是誰的錯多呢?\"

眾人聽了,感到難以回答。

還是張國明機靈點,拍起了馬屁:\"主公神武英明,古今罕見。宋廷屢屢欺慢忠義軍,實是罪魁禍首!主公發兵討之,是行天道,沒有什麼可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