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7年,蒙國大汗蒙哥發傾國之兵,分四路攻打大宋,妄圖一舉滅亡大宋,獨占天下。
蒙哥命忽必烈率軍攻鄂州,塔察兒、李璮等攻兩淮,分宋兵力;又命兀良合台自雲南出兵,經廣西北上;蒙哥率蒙軍主力攻川。蒙哥以四川作為戰略主攻方向,意欲發揮蒙古騎兵長於陸地野戰而短於水戰的特點,以主力奪取四川,然後順江東下,與諸路會師,直搗宋都臨安。
1258年秋,攻川蒙軍相繼占據劍門苦竹隘、長寧山城、蓬州運山城、閬州大獲城、廣安大良城等,逼近合州。
鉤魚城議事廳裏,王堅、張玨相對而坐,商議軍情。
張玨說道:"王將軍,此番蒙軍主力直撲合州,蒙哥親自統兵,如何抵禦?"
王堅沉聲道:"隻要釣魚城在大宋軍民手中,合州其它地方全部丟失,我們也不懼!"
"為何?"
"因為戰爭拚的是人力、資源和耐心,現在釣魚城聚集了數十萬軍民,萬眾一心,城防堅固,兵精糧足,人力方麵我們占了上風;資源方麵,我們有京湖以及四川其它州縣的援助,能支持我們長期作戰,資源方麵我們也不懼;至於耐心麼,我們以逸待勞,蒙軍遠道而來,我們更有耐心!蒙哥想和我們打消耗戰,那就打吧。"
張玨聽了,讚賞道:"王將軍乃大宋名將,身經百戰,與蒙軍作戰,勝多負少,張玨相信你!"
王堅手撫短髯,笑道:"張將軍也不弱呀,在四川,誰不知你張將軍的名號,蒙軍聽到你的名字,很害怕啊,嗬嗬。"
二位大宋名將相視一笑,繼續研究軍情。
突然,一名親兵來報:"二位將軍,蒙哥派降將晉國寶前來勸降。"
王堅問道:"晉國寶現在何處?"
"在閱武場候著。"
王堅立起身來,對張玨說道:"張將軍,請隨我一起到閱武場,我要處理一下晉國寶!"
說這話時,王堅眼眸裏掠過一道寒光。
張玨、親兵隨著王堅,來到閱武場。
閱武場上,旗幡飄揚,"宋"、"王"、"張"三麵軍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此時已是大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正月,此前蒙哥率三十萬大軍掃清了釣魚城西麵的大部分屏障,直抵釣魚城下,並派重兵進逼渝州(重慶),驕橫不可一世。
晉國寶本是宋將,認識王堅、張玨,見王堅、張玨進入閱武場,晉國寶緊跑幾步,來到王堅、張玨麵前,奉承道:"王將軍、張將軍,我們久別重逢,我心情激動,二位一向可好?"
王堅寒聲道:"我這不是好好的嗎?我看不好的是你晉國寶!"
張玨見王堅說這話時,眼露殺機。
晉國寶是何許人也?慣於見風使舵,吹牛拍馬的專家,見此情景,料知不妙,擠出一絲笑容:"二位將軍安好就好,安好就好。在下擔心二位將軍在宋蒙之戰中吃虧呀,放眼天下,沒有哪國軍隊是蒙軍對手。國寶為二位將軍計,為合州百姓計,和蒙軍和好,方為上策。故國寶不計個人安危,為蒙國大汗蒙哥傳話,來釣魚城撮合此事,宋蒙二軍不要在合州血戰了,免得生靈塗炭。二位將軍,還望認真思考--"
王堅暴喝道:"晉國寶,閉上你的臭嘴!玉可碎不可改其白,竹可焚不可毀其節。蒙軍四處擴張侵略,不知殺害了多少無辜百姓。蒙軍不管有多強,蒙哥不管有多牛,我王堅要領教一下蒙軍的殘暴不仁!"
晉國寶臉色突變,顫聲道:"王將軍既然不願和蒙軍和好,那我回去向大汗複命了。"
王堅瞪起虎眼,怒聲道:"如果蒙人作為使者來勸降,我會放走。你呢,本是漢人,還是漢將,投降變節,我可不會放你走!"
晉國寶撲地跪了下來,央求道:"王將軍,我是蒙國大汗使者呀。二國交兵,不斬來使。你我還是故人,你,你不該扣留我!"
說完,晉國寶把頭轉向張玨,哭道:"張將軍,你救救我,為我說說話啊!王,王將軍要扣留我!"
王堅一字一頓:"不是扣留,是斬首示眾!"
啊?!
晉國寶聽了,像小孩似地,嚎啕大哭。
張玨開口說話了:"王將軍,二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自古以來的國規。晉國寶原是宋將,投降蒙國不假。但他現在的身份,是蒙國大汗蒙哥的使者,如斬他,恐於理不合。"
王堅聽了,瞪了張玨一眼,一把拎起晉國寶,扔到閱武場"宋"字大旗下,厲聲高叫:"劊子手安在,斬晉國寶,掛在城門上示眾!"
數名五大三粗的劊子手來到晉國寶麵前,推推搡搡,把晉國寶推到閱武場一側的行刑台。
晉國寶嚇得麵如土色,二腿不住地顫抖,大喊大叫,劊子手手中的鬼頭刀狠狠地劈了下去,一股鮮血噴出,晉國寶身首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