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支配與服從:病態關係的雙重奏(下)
對於控製者來說,你的想法不值一提,他們根本不關心你的想法,拒絕真正了解你。
—摘自帕萃絲·埃文斯的著作《不要用愛控製我》
前不久,一個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件事。
她和一對情侶朋友一起去吃飯。到了餐館後,那個男子說“女士優先”,讓她們兩個點菜。
於是,她倆選了幾個菜。
但是,等服務員來後,這個男子卻一一否定了她們選好的幾個菜,說她們點的菜都不夠好,然後點了他自認為“夠好”的菜。
“這種人,真讓人受不了。”她說,“既然你那麼有主意,一開始你自己點不就得了,幹嗎還讓我們費心思。”
聽上去,她對他似乎很有情緒似的。但再聊幾句,我發現,她和他其實是已經認識多年的朋友。
了解到這一點後,我說:“OK,你先不要說他的其他事情了,我對他作一些推測吧。”
她自然很感興趣,於是我作了以下推測。
1.她每次和他吃飯,他都會重複這個模式—先讓你點,然後否定你,最後讓服務員按他的意思來上菜;
2.他決定了的事情,不管你怎麼反對,他都會去做,和他在一起,你會經常覺得自己被嚴重忽略;
3.他有特殊的優點—如果你需要幫助,他會不計代價地幫助你,熱心程度堪稱罕見,隻是你會覺得他幫的好像不是地方;
4.他常說類似下麵的話:照我說的去做,聽我的,就這樣,遵從我的指示……
……
她說,我的猜測差不多都對了,接著問我:“你是怎麼猜出來的呢?”
我回答說:“這一點都不難,因為他屬於一類人—支配欲望超強的人。以上我說的,不過是他們的一些共同特點,同時又糅合了你剛才說的他自己的一些個人特點。”
支配者常意識不到自己愛否定人
此前,我在《支配與服從:病態關係的雙重奏(上)》一文中談到,有些人會特別渴望別人按照他們所希望的方式給予回應,他們內心中有這樣一個絕對化的邏輯:
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再細分的話,這樣的人有以下四種類型:
1.依賴者
他們的內在邏輯是,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就是壞蛋。
2.支配者
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好,但你必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3.迎合者
為了你,我做什麼都可以,但你必須接受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大壞蛋。
4.性感者
我這麼性感(這麼有性能力),你必須滿足我並對我好,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性無能(性冷淡)。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別人尤其是戀人或重要的親人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對待自己,但假若對方不這麼做,大多數人不會感到很失望,更不會因此就認為對方不愛自己。但是,以上四種類型的人會極其渴望這一點,並將這一點絕對化。
在前麵一文中,我主要探討了依賴者的心理機製。在這裏,我將主要探討支配者,而前麵提到的那位男士,無疑是典型的支配者。
支配者還可大致分為兩個類型:赤裸裸的支配者,他們甚至不願借用“我對你好”這個借口,而是直接表達這一信息,“你必須聽我的,否則我會讓你付出代價”;溫情的支配者,在表達支配欲望的時候,他們會使用“我是為了你好”這一借口。
很多支配者既是赤裸裸的,也是溫情的。在某些人際關係中,他們懶得披上那溫情的麵紗,而是直接使用其擁有的權力或暴力,迫使別人服從其意誌。而在另一些人際關係中,他們則會溫柔很多,在迫使別人服從時,會同時傳遞“我是為了你好”的信號。
譬如,有些人在工作單位是一個赤裸裸的支配者,但麵對親人時會表現得極有愛心和耐心,但不管多有愛心和耐心,他們一定會追求“你必須聽我的”這個終極目標。
必須強調的是,當傳遞“我是為了你好”這個信號時,支配者自己的確是這樣想的,他打心眼裏認為自己是為了對方好,但對自己習慣性地否定對方的意誌缺乏認識。
所以,我對前麵提到的那個朋友說:“你一定會感覺自己常被他否定,但如果你拿這一點質疑他,他一定會說,不明白你在說什麼,我哪裏這樣做過。”
她點點頭說,她早就這樣說過他,但也如我所預料,他根本不承認自己有否定別人的習慣。
支配者容不得別人小小的反抗
支配者的內在關係模式是強化版的“我行,你不行”,他會絕對地、一貫地認為“我行”,同時又絕對地、一貫地認為“你不行”。
若和支配者談戀愛,那麼,在最初的蜜月期,一些自我意識不是很強的人會有完美感。因為支配者越認定“你不行”,他就越要展示“我行”,所以他會盡自己所能、無微不至地照顧你。
胡因夢在其自傳《生命的不可思議》中寫道,她和李敖剛戀愛時,他是天底下最會照顧女人的男人。那時,每天她一醒來,床頭都會放著一杯牛奶、她愛吃的食物和一份她必看的報紙。
後來,她才明白,李敖這樣做有一個前提“一切事物在他掌控中”。一旦這個前提被打破了,他就是最不容人的那種人。
所謂一切事物在他掌控中,即他感覺自己絕對行,或者說,他的支配欲望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時,他就會展示“我可以為你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