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河誌(2 / 2)

確定完了十字坐標定點法後,殷丞派出斥候抓捕了一些落單的倭人,通過遼東的翻譯,大致搞清楚了周邊的狀況。那個在定寇營北邊一百八十裏(鎮十八,零)處的土寨是一個小型部落,被稱為家主的執政者就居住在那裏,這個部落除了擁有那個土寨外,在土寨的北麵及東北麵還散落著三個小型的村莊,這三個村莊也臣服於土寨的領導,人數為三、五百不等。

鎮十八,零的家主叫鹿壟,那個部落也就被稱為鹿壟部,隻是不知道‘鹿壟’二字是姓、還是名。感覺上不太像姓氏,估計這時候的倭人還沒使用姓氏的習慣吧。

既然這個鹿壟部幸運的離定寇營最近,自然成了殷丞首先打擊的目標。本來典韋早就要求帶兵進剿鹿壟部了,不過殷丞考慮畢竟是客場作戰,定寇營裏有堆積著大量的糧草輜重,為了穩妥起見,殷丞還是決定等第二批東征軍到了以後再開戰。

又耐心地等了幾天,後續三萬大軍順利靠岸登陸,手裏有了四萬兵馬,殷丞再也無所顧忌了。

鹿壟部在鎮十八,零有兩千三百多人,加上其它三個村落,總人數也不過三千五百多人,根本不夠東征軍一個衝鋒的。為了幹淨徹底地殲滅鹿壟部,殷丞兵分四路,同時包圍了一鎮、三村,務求首戰全功。

這時候的倭國確實稀爛了點,甚至比不上當初的南中蠻族。村子全部是竹木建造,很多倭人麵黃肌瘦、衣不遮體,就像阿富汗難民營一樣。

殷丞的斥候沒有發現鎮裏有明顯的武裝力量,起碼斥候們並不認為那些拿著竹竿、木棍和少量破爛柴刀的倭人可以被稱為軍隊。不過殷丞可以確定那些就應該是倭人的部隊,現在隻是漢朝,沒有漢族在唐朝時期對倭國的文化、技術的輸出,倭國的落後難以想象。

搞定這樣的對手幾乎沒有任何難度,隻經受了微弱的抵抗,一鎮三村就被輕鬆拿下。整個過程也就是射幾輪箭,砸倒若幹木屋而已,東征軍將士連傷的都沒有,更別說陣亡了。

――――――

“主公!我等隨主公東渡來此,興的是仁義之師,隻為解此地夷人以倒懸。主公萬不可行此絕戶之策。”闞澤一臉悲憤地哀鳴著,他的手上還揮舞著殷丞最新的政令。

在攻占一鎮三村之後,殷丞為了便於管理,下令把原來的三座村莊全部燒掉,然後將所有的倭人擄掠到了鎮十八,零。作為東征軍的後勤主管,闞澤在接收了這些俘虜後便到殷丞帳中請示具體該如何處置。

沒想到殷丞讓闞澤先把倭人的老弱病殘全部剔出,坑殺。然後將十歲以上的男女分開關押,十歲以下的童子則和女人關在一起,等俘虜多了再做安排。

把倭人分男女關押,這點闞澤能夠理解,可坑殺老弱就顯得有些血腥了,闞澤難以接受,所以才會說出那番話。

“德潤,稍安,且聽我說。不是我生性殘忍,相處了這麼久,想必你也應該清楚。之所以要那麼做,主要是以後俘虜會越來越多,我軍渡海而來,補給實在困難,沒有多餘糧食喂養這些沒用的老弱。”為了以後行事沒有阻礙,殷丞不得不給闞澤一個解釋。

“這不算理由,補給困難我也清楚,畢竟是我在負責這部分事務。不過就因為補給困難就要屠殺老弱,這我不認可。實在不行把他們放了,讓他們自生自滅也好啊。”闞澤還在強辯。

“德潤,你說的那是正常情況,可我早就說過,東海四島上生活的這些蠻子,根本就是野人,心智尚未開化不說,骨子裏還充滿獸性,壓根不能把他們當人看。”殷丞也有些急躁了。

“是,微臣也聽主公多次說起過。可問題是,主公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我剛從俘虜那裏過來,從他們的表情裏我隻看到惶恐、驚懼,並沒有狂野的凶頑,該不是主公的消息有誤?”闞澤皺著眉頭反駁著。

“不,我絕對不會搞錯。這些倭人一向如此,被強大的敵人欺負時,他們不會反抗,隻會奴顏婢膝地討好;一旦他們的敵人比他們還弱,他們就會顯露出正真的獸性,什麼卑鄙無恥的事都幹得出來。”殷丞隻好再次耐心解釋。

“一麵之辭。”

媽的!殷丞憤怒了,老子證明給你看:“好,看在德潤的份上,我再留他們多活幾日。我會證明這些倭人究竟是什麼東西的,到時候你可不能再抗命不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