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動物檔案——鷯哥(2 / 2)

籠養鷯哥的壽命約為10年。

[鷯哥的趣聞逸事]

廣州海珠區有個名叫陳柏的人,現年52歲。1984年一個冬天,他和兒子到農貿市場買菜,當時適逢台風,陳家父子突然發現一隻小鷯哥被風吹到路上,寒風中,鷯哥冷得瑟瑟發抖,氣息奄奄。父子倆見小鷯哥可憐,將它撿回家中養起來。

經過細心調養,小鷯哥恢複了生氣,在籠中上蹦下跳,叫聲清脆。陳柏父子見鷯哥可愛,整日裏圍在籠子旁逗鷯哥講話。三個月後一天早上,陳柏在床上突然聽到有人連叫“恭喜發財”。適逢家中無人,陳柏連忙走出大廳,隻見籠中的小鷯哥正在大叫“恭喜發財”,阿柏心中大喜,對玩鷯哥日益著迷。

在以後的日子裏,這隻神奇小鷯哥竟能講60句話,並能說粵語、國語、英語。對於這隻愛鳥,陳柏說已經能和它進行簡單交談,有時講上句,鷯哥就能快速接著講下句。每次他妻子外出,這隻小鷯哥都會說:“阿姨,上班哪,拜拜。”下班買菜回來,小鷯哥見到會說“阿姨買菜回來了”,靈驗非常。

據陳柏說,有人曾出15000元要買這隻鷯哥王,但陳柏拒絕了對方。然而,數月前,這隻小鷯哥吃麵包蟲時被籠子夾住縊死,一家人傷心得像失去了親人。陳柏歎息著說,像這隻天資聰慧的小鷯哥可能一輩子就隻能碰上這麼一兩隻。

[我與鷯哥的親密接觸]

我九歲那年,鄰居範伯伯從花鳥市場買回來一隻鷯哥,紫黑色的羽毛閃耀金屬光澤,耳朵邊長著兩塊金黃色肉垂,叫聲清脆悅耳,很逗人喜愛。我剝毛豆時剝出一條青蟲,就會捧在手上立刻送到範伯伯家去喂鷯哥。

有一次,幾個同學來我家玩,我興致勃勃帶他們去參觀那隻鷯哥,鷯哥顯得特別興奮,在籠子裏上躥下跳,發出嘹亮的鳴叫。我炫耀說:“它長得漂亮吧,嘿,是我每天找小蟲子來喂它,所以它待我特別親!”我沒想到範伯伯這個時候正站在我身後,不輕不重在我頭上摑了一掌,生氣地說:“放屁!你吹牛不打草稿,我花大價錢買來的鷯哥,會待你特別親?”同學們都訕笑我,弄得我很沒麵子。我氣死了,決意報複。你罵我放屁,哼,我要讓鷯哥罵還給你!

範伯伯天天要訓練鷯哥說話,什麼“你好!”“歡迎!”“再見!”等等,我趁範伯伯不在時,跑到鳥籠前,小聲說:“放屁!放臭屁!放狗屁!”我利用一切機會反反複複在鷯哥麵前說這幾句話,最多那天說了一百十七遍。那隻鷯哥也很怪,教它說文明禮貌的話,它記不大住,教它說下流無聊的話,一教就會了。兩個多月後,它已能熟練應用我偷偷教它的三句“屁”話。

範伯伯走近鳥籠好心好意地說:“小乖乖(鷯哥名字),洗個澡。”它叫道:“放屁!”範伯母在一旁生氣地說:“不準說放屁,再說放屁,掐斷你脖子!”它大叫:“放臭屁!”氣得範伯伯用筷子伸進鳥籠打它的嘴,一麵打還一麵責問:“渾蛋,誰教你說放屁的?”它十分清晰而響亮地大聲叫道:“放狗屁!”左鄰右舍全都聽得清清楚楚,哈哈,我在家裏嘴都要笑歪了。

[鷯哥的生存現狀]

由於人們大肆捕捉鷯哥進行籠養,現在野外已很難發現鷯哥的蹤影了。現在花鳥市場上出售的鷯哥,多為人工繁育的鷯哥。

天津和北京動物園經過試驗,於1980年人工繁育了鷯哥獲得成功。人工繁育要注意選擇親鳥,不但身體要健康,還要羽色豔美,鳴聲動聽。雄鳥發情時活潑好動,鳴聲比平時既高又多,而雌鳥發情時翅膀下垂抖動,並發出響聲,然後鳴叫著追逐雄鳥。當其情投意合後,就在箱底交配。此時應在籠內上方掛繁殖箱,並提供稻草、細枝葉等巢材。鷯哥在人工條件下每巢產卵2—4枚,一般一天一枚,也有隔日或數日一枚的,蛋齊後才開始孵化。這期間雌雄鳥都比較安靜,活動量減少。雌鳥除吃食和排泄外,晝夜孵蛋。雄鳥有明顯護巢現象,如有人靠近便用嘴啄,15—18天雛鳥出殼。幼鳥出殼後,雌雄親鳥都參加育雛,不過初期以雌鳥為主,半月後以雄鳥為主。雛食以麵包蟲和其他昆蟲為主,適量補充鈣質。雛鳥26日齡時就能出窩和回巢,30日齡後就可獨立生活。

目前,鷯哥人工繁育技術已經成熟。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動物園大量繁育鷯哥,除滿足市場供應外,還將鷯哥放歸大自然,逐步增加野生種群的數量,以美化城市。相信若幹年後,城市綠地、郊區田野和林場,都能聽到鷯哥悅耳動聽的歌聲。

[關於鷯哥的寄語]

鷯哥是鳥類中的語言天才。野生狀態下的鷯哥,不用調教,自然就能模仿其他鳥的鳴叫。這在所有鳥類中是絕無僅有的。有好幾種鳥經過調教都能模仿人語,如八哥、鸚鵡等,但無論音色、音調、清晰度還是詞彙量,都無法與鷯哥媲美。

養一隻鷯哥吧,它將給你生活帶來無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