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農神廟的北麵,是建於公元前395年的伊瑞克提翁神殿,內有一尊雅典娜的木雕像。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側廊台有六根(正麵四根、兩側各一根)頭頂花籃、身穿盛裝的少女雕像柱。但這六尊少女像又不盡相同,靠近東麵的三尊少女像右腿微屈,而靠近西麵的三尊像則左腿微屈,仿佛支撐頭頂的出簷並不十分費勁,以至讓她們還可以時不時地屈腿輕鬆一下。曼妙的體態,配以柔軟的長裙,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她們迎風而立、霓裳飄逸的綽約身姿,使伊瑞克提翁神殿頓生靈動之感。導遊說,帕特農神廟多立克式的廊柱,除了柱身上刻有凹槽以獲得豎向細線來增強柱子的挺拔感外別無裝飾,而伊瑞克提翁神殿的這六根少女雕像柱,則屬於優雅的愛奧尼式。少女身材婀娜,尤其是纖細的脖頸難以承受頭頂石梁的沉重壓力,智慧的古希臘雕塑家為少女披上了濃密的秀發,在使她們充滿青春美感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她們脖頸的承重能力,正可謂兩全其美,巧奪天工。在赴希臘旅遊之前,我曾在友人發給我的一組國際影星章子怡的寫真像中,見過一張她在伊瑞克提翁神殿前拍攝的玉照,在六根少女雕像柱的襯托下,顯得分外嬌媚靈秀,飄然若仙。可見,正是因為有這六根少女雕像柱,所以精美的伊瑞克提翁神殿早就成了全世界俊男美女情有獨鍾的一方勝景。
從衛城上下來,我們就去看不遠處的帕那辛尼安體育場。在古希臘,每逢祭祀萬神之首宙斯時,都會在此舉辦雅典運動會。宙斯神的凝聚功能,使具有共同宗教文化但又彼此獨立、有時甚至相互仇視的城邦能聚集起來共同參加奧林匹克盛會。因此,古代奧運會不是一個獨立的體育事件,而是宗教節日的一部分。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這裏依然作為主會場。2004年,運動會再次在雅典舉行,此次雖在雅典興建了新的體育中心,但這裏還是作為馬拉鬆比賽的終點及射箭比賽場地。就在體育場門外的一尊雕像前,導遊向我們介紹說,1894年巴黎國際體育會議結束後,國際奧委會第一任主席澤維凱拉斯將召開奧運會的喜訊帶回了雅典,希臘人無不興高采烈。但沒隔多久,在他會晤希臘首相特裏庫皮斯時,首相卻提出因經費問題而要求緩辦奧運會。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顧拜旦得知這一消息後,心急如焚,從巴黎趕赴雅典。當他看到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遺址斷垣殘壁、滿目荒涼的景象時,心就一下涼了半截。離開巴黎前,顧拜旦曾收到國際奧委會委員、匈牙利人凱麥尼的一封來信,提出如果希臘無力承辦,匈牙利樂意接管這次比賽,以此作為匈牙利建國一千周年的紀念活動。在希臘舉行,這是顧拜旦複興奧林匹克運動,使奧運會國際化的奮鬥目標,而易地於匈牙利,則與他的理想毫無關聯。因此,他沒有接受凱麥尼的建議。可是,堅持在希臘舉行,在這樣的廢墟上重建運動場所需的一大筆資金又如何籌措呢?特裏庫皮斯首相對他說,一個國家負債累累,卻要拿很多錢去開運動會,這是不行的。如果首屆奧運會一定要在雅典舉行,那他就隻有辭職。特裏庫皮斯被迫辭職後,希臘人雖通過募捐、發行郵票籌集了一些資金,但運動會能順利召開,最後還是得力於希臘首富喬治·阿維羅夫慷慨解囊,捐出五十八萬五千德拉克姆,才在古運動場的廢墟上重建了這座如今可容納七萬觀眾的大理石運動場。為紀念阿維羅夫所作的巨大貢獻,希臘就在此為他建造了這尊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