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哭牆左側肅穆祈禱場麵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靠隔離柵欄一側有十來個男孩同時舉行的成人禮正可謂熱鬧非凡。成人禮之所以要紮堆在靠隔離柵欄一側舉行,是因為男女有別,每個男孩的母親不能進入男性禱告區,隻能隔著柵欄為兒子喝彩助威。我注意到,每個來舉行成人禮的男孩,穿戴幾乎一模一樣,他們身披特製的“祈禱披肩”,手臂和額頭上都佩戴著一個黑色的小盒。導遊說,那兩個黑色小盒是父親贈送給剛成年兒子的禮物,名叫經文護符匣,裏麵裝有袖珍版的手寫經文語錄,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因其工藝精細,所以價格非常昂貴,每個價值數千美元。按照猶太教的說法,一旦佩戴上護符匣,就可以免受魔鬼侵擾,並表達對戒律的敬畏和對上帝的敬仰。儀式開始時,一群大人簇擁著男孩來到經文櫃前,取出《妥拉》羊皮經卷,交給男孩。那《妥拉》羊皮經卷,像一顆沉重的炮彈,即使是體魄強健的男孩,抱起它行走也顯得相當吃力。在大人的幫扶下,男孩氣喘籲籲地把它抱到隔離柵欄旁的案子上放下,打開經卷,和大人們一起朗聲誦讀,意味著男孩從此擁有了成人的宗教權利和義務,將肩負起傳承民族的文化和信仰的重任。隨後收起經卷,意味著儀式結束,父親及親朋好友紛紛上前擁抱男孩後,又興高采烈地合力把男孩反複拋向空中……這時,身在柵欄外的男孩母親便將一把又一把糖果拋撒過來,讓現場的觀眾分享她兒子長大成人的這份喜悅……
在一個多小時裏,我一連撿了好多塊糖果。雖說這是些外包裝紙並不精美的普通糖果,但當我剝開一粒在這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猶太人飽嚐顛沛流離之苦的哭牆前細細品味,卻覺得分外香甜。不禁使我聯想到,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智慧的民族,千百年來,在苦難中孕育了不勝枚舉的大科學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和大藝術家,如愛因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畢加索、海涅、卡夫卡、門德爾鬆、卓別林、盧森堡、基辛格、斯皮爾伯格,還有量子力學開創者波爾和波恩、原子物理學開拓者費米、控製歐洲金融命脈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華爾街的超級富豪摩根、第一個億萬巨富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鋼鐵大王卡耐基……他們的名字,無一不是聞名遐邇!那麼,再過一二十年、三四十年,我們就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此舉行成人禮的新一代猶太男孩中,也一定會有對全人類文明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了不起的人物出現吧?
201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