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道:“確實挺怪啊,為什麼要死抱著醜陋的蜥蜴不放呢?”

古麗繼續道:“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比如說世上存在真龍,那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為我們要了解一點,外觀上像蜥蜴,並不等於就是蜥蜴。實際上,所謂的蜥蜴崇拜實際上就是龍的崇拜,但它並不是龍的較原始意象,而是較真實意象。我們祖先曾豢養過的龍,很可能就是這樣一種狀如巨型蜥蜴,或者狀如穿山甲的動物。中原文化日漸發達,龍紋設計上的藝術成分越來越重,千姿百態,繼而又加上了濃重的政治色彩,變得越來越神乎其神,令人詫異。我們不妨大膽設想,實際上曾經接觸過龍這種動物的,並非隻有華夏一族。同樣曆史悠久的彝族,苗族,盡管受到皇帝是真龍天子的文化影響,但卻始終是一個向往自由,不安奴役的部族。特別是苗族,在古代神話大戰中,他們就表現出不屈的傲骨。因此在對於龍的印象中,這些部族並沒有接受漢族那種虛偽的畫法,而是保留了更為真實的龍造型:龍更接近於穿山甲,或者接近於蜥蜴。”

老狼一瞪大眼:“感情搞了半天,原來古麗姑娘你也相信有龍呀。”

古麗道:“我隻是根據事實在推測,無所謂相不相信。”

“可是這樣說服力也不夠強。”小陶提出疑問,“畢竟穿山甲和蜥蜴頭上沒角,如果真的看見過所謂的龍,至少在形象上也應該畫上幾隻龍角吧。”

古麗道:“在這之前,我先講一種流行於中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祈雨方式吧。同準備豐盛祭品磕拜龍王廟不同,這種方式極為有趣,叫做‘蜥蜴祈雨法’。人們捉來若幹蜥蜴,投入注滿水的大缸中,然後在水裏麵插幾許柳枝條,讓穿著青色衣服的孩童在水缸邊一邊饒一邊唱歌詞,其中幾句為:‘蜥蜴蜥蜴,興雲吐霧,降雨滂沱,放汝歸去’。”②

這幾句話倒是簡單,我們都聽得明白,老狼不禁笑道:“******這哪裏是祈雨啊,簡直就是扣押了一個人質,逼著讓蜥蜴降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