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終極目標(1 / 3)

當韓印得知消息時,誘捕行動已部署完畢。

劉隊按杜英雄轉述的韓印前攝計劃中的設定,特意在某轄區派出所挑選了一名四十多歲、麵相溫和、警察氣質不明顯的女民警假扮發帖人,並在富平區某開放小區一棟單元樓內租下一個兩居室的房子;樓內樓外以及小區的幾個主要進出路口都安排了大量便衣,24小時布控堅守,以防有失;劉隊還在該單元樓街邊的路燈架上以及樓道內隱蔽地安裝上監控探頭。劉隊認為如果凶手企圖報複發帖人,也許事先會反複踩點和觀察作案現場周邊的環境。為了避免引起他的懷疑,劉隊會在適當的時間安排女民警出來買買菜、遛遛彎什麼的,當然,這個時候會有便衣接力對其進行保護。

艾小美在網帖中的“煽風點火”進展得也比較順利,成功挑起眾多被騙網友的心頭怒火,想必這其中有凶手。她先是利用一個“馬甲”聲稱在警局內有熟人,說從熟人那裏得知該篇網帖早就引起過警方的注意,但調查之後發現是一個女網友企圖嘩眾取寵搞出的惡作劇,不過熟人表示不便透露該網友真實身份,所以號召大家來把她人肉搜索出來;接著,她相繼登錄多個“馬甲”來炒熱這個話題,隨後看火候差不多了,便將設計好的發帖人信息詳細揭露出來,包括年齡、家庭情況、照片、住址等。

為此,顧菲菲和韓印都相當惱火,但木已成舟不可挽回,兩人也隻能靜觀行動進展,祈禱結果能向理想的方向發展。但事實恰如韓印先前所擔憂的,多日來凶手並未出現在警方的監控視線內,而這並不表示他沒有被激怒!

這天早晨,天剛蒙蒙亮,向陽區一個住宅小區裏喜好晨練的人們已紛紛出門了。小區裏有一個噴水池,周圍的一塊空地是專供小區居民晨練用的;緊挨著水池邊是一個爬滿藤蔓的長廊,裏麵有幾把石凳,為居民小憩休閑之用。可以說,這塊區域以往總會讓他們感到安寧舒緩,充滿閑情逸致。但這個早晨,他們在長廊前看到的是驚爆眼球的一幕!

一個赤身裸體的中年女子,雙手雙腳被捆綁在兩邊的水泥柱上,整個人呈“大”字形掛在長廊口。雙乳和下體赫然暴露,上身幾乎布滿刀傷。致命傷還是脖子處的砍切,刀口很深,整個腦袋差不多都被切掉了,隻有一層皮連著,掛在後背。最慘烈的是她的臉,被刀劃得血肉模糊,凶手可能覺得意猶未盡,似乎想要把臉皮剝下來,但或許是因缺乏經驗,隻撕掉了兩邊臉頰的部分皮肉,簡直就像在兩邊臉頰上畫了兩塊紅;兩個眼球也被摳出一大半,從邊緣粗糙的創痕上看,應該是用手硬生生拽出的……這就是整個係列案件的第12名受害人,如果說她的出現並未超出韓印的預料,那麼讓所有人都萬萬沒想到的是,她竟是先前作為重點排查嫌疑人的單熊業的女兒單迎春!

“怎麼會是她呢?”韓印圍著屍體轉了一圈,然後雙手插在衣兜裏,將視線定格在單迎春掛在後背的臉上,喃喃自語道,“這一次凶手怎麼會在受害人麵部做如此多的動作?對了,為什麼脖子上沒係紅布條呢?”

單迎春,40出頭,專職家庭主婦,女兒讀寄宿中學,丈夫是一家貿易公司的業務經理,居住在向陽區天河路一高檔小區內。

長廊附近隻有少量血跡,單迎春顯然是死後被移屍過來,其生前居住在距小區晨練地西向大概20米遠的一棟單元樓中,經勘查確認,她的住所為第一作案現場。經法醫屍檢推斷,其死亡時間在昨夜9點到10點之間,比對屍體上的刀創,與前案出自同一類凶器。除此,在現場內未采集到與凶手有關的任何物證,但在現場所在樓層的樓梯間內,發現了一支黑色圓珠筆,上麵提取到多枚指紋……

其實單看單迎春個人的背景信息,是符合凶手一貫追逐的目標標準的,可是除此之外,案情呈現的特征與前案相比,還是有相當多的不同。

首先,犯罪區域由富平區轉到向陽區,犯罪現場由低檔開放式小區轉到安保相對嚴密的高檔小區,犯罪時間也由白天改到半夜。當然,這最後一點可能是受犯罪現場環境所限——在那樣一個進出口均設有保安崗亭且有攝像監控的小區裏作案,如果不想留下蹤跡以及不被監控拍到,恐怕隻能采取在晚間翻越柵欄進入小區的辦法,事實上辦案人員也確實未在小區進出口的監控錄像上發現可疑的身影。那麼再深入挖掘一下,作案現場環境和時間的轉變,似乎也表明凶手對受害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昨夜受害人丈夫出差,女兒又寄宿在學校,便隻留她一人在家,而凶手偏偏就選定在這個晚上作案,難道僅僅是運氣好或者巧合嗎?

其次,此次作案凶手將虐屍的範圍擴大到受害人臉部,這在近幾起案子中是從未出現過的。上一起案子針對受害人頭部的擊打,是因為殺人時出了意外,與犯罪標記無關。從犯罪行為分析的角度,通常認為有意識地針對臉部的正麵侵害,意味著侵犯和受害雙方是熟人關係,因為臉部更加具體地代表了她這個人。這也表明此次非移情作案,凶手想要報複和摧毀的就是受害人單迎春本人。

再者,此次作案凶手移動了屍體,並將屍體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羞辱的手段,無疑表明凶手對單迎春抱有超出前麵所有受害者的怨恨。

還有,不要忘了凶手此次作案的時間點,是在他發現被網帖狠狠地愚弄了之後。前麵分析過,那篇網帖實質上是凶手作案的原動力和信仰指引,而一旦他發現這一切隻不過是假象,那麼通過連續殺人建立起的自信便會徹底崩塌。他又被打回原形,甚至感覺到更狼狽、更自卑,應運而生的憤怒將會是前所未有的,那麼在這樣的時間和心理背景下,韓印認為他一定會把怒氣撒在一直以來他最想懲罰的人身上。

綜上分析,韓印認為單迎春也許就是後一名殺手的終極目標,本年度前麵的幾起案子可能隻是鋪墊,凶手必定與單迎春在現實中存在著利益的交集,彼此的關係甚至相當密切!

不過有一點韓印還是想不通:為什麼偏偏是單迎春呢?警方剛剛排除她父親與早年案件的關係,她就被殺了,這其中有什麼聯係嗎?難道僅僅又是個巧合嗎?

如果按韓印的分析,那麼接下來的辦案行動,就要圍繞單迎春的社會關係展開。

單迎春自結婚後便沒再工作過,生活圈子比較窄,平日都是以照顧孩子和伺候丈夫為生活重心,加之前麵介紹過其母親早亡,父親半年前因病去世,所以比較顯而易見的是,與她關係最密切的隻有她的丈夫、女兒和弟弟。女兒就不必說了,隻是個初中生,不可能作案;那麼她的丈夫和弟弟會有作案動機嗎?關於這條線,韓印和顧菲菲決定親自跟進,在劉隊的協助下,走訪多名與兩人有過交往的朋友、鄰居和同事等,發現這一家人的關係確實不怎麼融洽。

單迎春的丈夫叫於寧,年齡比她大出整整10歲,兩人是在2000年時經人介紹認識的。當時於寧已經曆過一次婚姻,不過好在那段婚姻沒有孩子牽絆,且他的事業和經濟條件比較好;那時單迎春已是大齡剩女,所以兩人交往半年之後便順利結婚。婚後一年有了女兒,隨後三口之家生活平穩,其樂融融。直到兩年前,於寧在生意往來時認識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銷售,自此開始變質。他給女銷售買了房子,按月給付高額的生活費,實質上就是金屋藏嬌,包養了那女孩。據於寧的朋友說,於寧和那女孩的關係在他的朋友圈裏基本是半公開的,他特別迷戀那女孩,為此曾多次與單迎春提離婚,但單迎春始終不同意。